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5 | 阅读:60次
2022年/第76篇原创作者:杨 磊

发现一个原创不多却让我受益匪浅的宝藏乒乓自媒体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如今的乒乓自媒体何其浩渺,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只要对自己有启发,都可以算是宝藏号!

01

很可能是因为经常关注乒乓球方面的内容,平台推荐给我一个叫“淘泓冰”的乒乓自媒体号(今日头条和抖音都有),原创不多,粉丝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看就是“看点寥寥”。

原本打算顺手滑过,无意中打开了一个视频……

惊喜,总在不经意间。

发现一个原创不多却让我受益匪浅的宝藏乒乓自媒体号02

在我的印象中,运用物理学理论分析乒乓球运动的高手,大有人在,最为知名的是徐旋教授。

跨越学科的界限,引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乒乓球,会给我们带来崭新的思考,意义重大。

但是,过犹不及,如果过于理论化,往往又背离初心,容易陷入枯燥。

度的把握,最难。

在这方面,我觉得“淘泓冰”把握的不错——有理论支撑,能启迪智慧,又不过于自嗨,点到即止。

03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有如下4个理论:

一、甩鞭效应。解释了我们经常挂在嘴上却又很难说清楚地“正手爆冲收前臂过程中,产生的鞭打效果”。

二、关于放松。众所周知,打乒乓球必须学会放松。

那么,如何才算“放松”?

淘泓冰给出的答案:肌肉在失重状态下,就是放松。

淘泓冰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解释——人的腿就是天生为放松而生的,站立不动,十分钟就会觉得累,慢走的话,走半小时也不会觉得累。

因为慢走的过程,是两条腿接替进入短暂的失重状态,即接替放松,所以不累。

乒乓球运动的放松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重心交换,让两条腿始终处于“失重状态”,从而交替进入放松状态。

专业运动员为什么脚底下步法一直在动?

除了找最佳击球点,“放松”也是其中重要的作用之一。

三、非弹性碰撞。听起来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云。其实,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好的拉球动作,击球瞬间必须有一个停顿”的原理。

四、解释了拉弧圈球过程中,撞击和摩擦的关系。“淘泓冰”用倒置的自行车轮进行了全真模拟,印象十分深刻。

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相关视频,比我的文字直观形象得多。

发现一个原创不多却让我受益匪浅的宝藏乒乓自媒体号04

非常可惜的是,自从2022年4月6日发了最后一篇“乒乓球业余爱好者要走向专业必须学会放松”一文之后,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处于停更状态。

谨希望,作者“淘泓冰”能够早日归来,像他提出的口号一样——用知识打出超乎你想象的球。用他丰富而又能活学活用的物理学知识,为我们带来更多更新的乒乓启发!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不多 受益匪浅 却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