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2-03 | 阅读:76次

我说的世青赛8强,很多球迷会以为是2005年世青赛克劳琛率领的那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中国青年队。虽然这届国青队的表现为很多球迷津津乐道,但是最终成绩只是第10名,并非历史最佳战绩。早在1985年,张志诚指导就率队创造了世青赛8强的优秀战绩,而1985年世青赛上的出色表现,让如今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第一次为国内足坛和媒体所熟知。

史海钩沉从世青赛8强到泯然众人反思中国球员的成才道路之难

张志诚指导率队出征世青赛,前排中为高洪波

老一辈球迷对高洪波的评价是冷面杀手,媒体一致认为他的恩师是徐根宝指导,此言不虚,然而真正让高洪波在国内足坛声名鹊起的,却是前北京青年队和中国青年队主教练张志诚。

1985年,张志诚指导率领中国青年队夺得了亚青赛的冠军,获得了参加世青赛的资格。这支国青队主力阵容中有多名北京青年队的球员:高洪波、张焱、董玉刚、宫磊、李建栋、赵旭东,说以北京青年队为班底也不为过。同年苏联世青赛,中国青年队以2胜1负的战绩杀进8强,创造了中国青年队在世青赛的最佳战绩。

按照这个发展趋势,这届球员应该在今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事实却截然相反,球队中仅有徐弢、高洪波、高仲勋、鞠李瑾等少数几人进入了国家队,更多的球员甚至默默无名,归于平淡,到底是什么让这一群天之骄子没有出现在职业赛场上呢?有很多种原因。

史海钩沉从世青赛8强到泯然众人反思中国球员的成才道路之难

高洪波和昔日队友宫磊

原因之一,六运会打架事件。

1987年六运会,以这届85年国青队球员为生力军的北京队,和辽宁队、广东队被媒体认为是夺冠大热门,但是最终后两支球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而北京队却止步于8强,原因竟然是一次打架事件。在和湖北队的比赛中,门将李建栋和右后卫董玉刚发生口角,使球队在领先1球的大好局面下痛失好局,被挡在了4强的大门之外。注意看,这不是球队之间,而是球队内部的争斗。六运会后,北京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一大半球员被清洗离队,不仅几名中国青年队主力球员张焱、董玉刚、宫磊、李建栋,连老国脚杨朝晖也黯然离队,而高洪波自带的国脚身份让他躲过一劫。

事后再来看整件事情的经过,对于北京足球来说不亚于一次浩劫。在66-68年龄组,北京队拿了太多的国内冠军,在国内同年龄段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这支球队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很有可能改写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历史。球队的分崩离析,影响了很多球员的一生,杨朝晖远赴日本,宫磊到塔西提岛继续足球生涯,李公一辗转去了广州队,而更多人却因此提前退役,进工厂、开出租车、干个体户,甚至种菜。时至今日,一些老北京足球圈人士回忆起来,还念念不忘:李公一那脚下技术,不比后来的高峰逊色……

史海钩沉从世青赛8强到泯然众人反思中国球员的成才道路之难

高洪波曾两度出任国家队主教练

原因之二,主教练战术思想的差异。

六运会后,徐根宝指导组建国家二队,按照常理来说,应该以国家青年队为班底组建这支国家二队,但是只有高洪波、李红兵、高仲勋几人进入了徐根宝指导的视野。究其原因,和主教练的战术思想息息相关。徐根宝指导的很多战术理念,无论是全攻全守,还是两高一快,亦或是后来的抢逼围,对于球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而张志诚指导的这支国青队身上,有更多北京队小快灵的战术特点,这从当年世青赛的进球就可以看出来。同时期的高丰文国家队,对于体能的要求也非常高。国家队/国家二队/国青队的战术风格和发展方向孰优孰劣暂且不说,这种梯队之间的差异化导致青年队培养的一部分球员无法输送到国家队,也是事实。

徐根宝的这支国家二队,只有像涂胜桥和李红兵等少数球员进入了高丰文国家队后期的集训大名单,原因有很多。外界所说的国家队训练量太大,国家二队球员无法适应只是媒体的说法,实际情况是高丰文指导曾经向国家二队提出过人员调动,但是被徐根宝指导以球队不稳定,不利于球队建设为由拒绝了,相关事件可以看高丰文的回忆录《我这四年》。具体原因,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真实内幕了。国家二队的教练可以拒绝国家队教练的要求,这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确实是发生了,只能说当时的国家队并没有今天这样的规范。

史海钩沉从世青赛8强到泯然众人反思中国球员的成才道路之难

徐根宝指导在场上指挥

原因之三,奥运会战略。

1992年亚洲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国家队球员的改朝换代,一批1969-1971年龄组球员开始抢班夺权,具体来说就是1992年国奥队范志毅、徐弘、黎兵、彭伟国这一批球员开始强势进入国家队主力阵容,而且影响之深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由于1992年奥运会足球比赛收紧了年龄限制,导致一批超龄球员离开了国家二队(即后来的国奥队)。以1969-1971年龄组为主的这支国奥队,所参加的国际比赛场次,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支国家队:泰王杯、默迪卡杯、上海万宝路杯……这些比赛对于今天的球队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这支国奥队所打的比赛确实比其他球队要多,因为当年的甲A联赛只有8支球队,一支球队算上其他邀请赛,每年满打满算也只有20场左右的比赛。

参加的国际比赛越多,比赛经验就越丰富,这样一来球员的成长速度就有了差异。像李红兵所在的江苏队和高仲勋所在的吉林队,长期在二级联赛徘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球员在技战术能力方面的提升。假如高仲勋能够晚生几年,他肯定会在国家队待得时间更长。

史海钩沉从世青赛8强到泯然众人反思中国球员的成才道路之难

退役后的高仲勋

今天再看1985年的这支国青队,还是有一些球员踢出来了。高仲勋、高洪波、徐弢、鞠李瑾代表国家队参加过正式大赛,李红兵和尤可为进入过国家队大名单,而傅博随辽宁队夺得1990年亚俱杯冠军,退役后进入国家队教练组,杨为健和宋连勇分别成为青岛队和天津队的主力球员。最可惜的是主教练张志诚指导,他创造了中国足球在世青赛的历史纪录,却在后来的职业联赛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在互联网上都很难找到他的消息。

一名球员的成长,自身的努力只是一个成功的因素,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制约:技术特点是否符合球队的战术要求、主教练的用人喜好、政策的制定、一个大赛的成绩、甚至一场比赛的胜负,都有可能改变一名球员未来成长轨迹。我们看到一名球员在赛场内外似乎很成功,也许可能会有一些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要好于他的球员,因为各种其他因素被职业足球体系淘汰了,这就是职业足球的残酷性。

史海钩沉从世青赛8强到泯然众人反思中国球员的成才道路之难

傅博曾任国家队代理主教练,率队出征东亚四强赛

1985年中国青年队参加世青赛球员名单:

徐弢、赵旭东、董旭刚、李建栋、杨飞鹏、李辉、伦志明、杨为健、宋连勇、高仲勋、宫磊、鞠李瑾、高洪波、李红兵、尤可为、傅博、庞芝健、张焱

今日头条独稿,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钩沉 球员 中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