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4-03-27 | 阅读:167次

  球队输了,阿联赢了!

  在赛前,有媒体记者采访奥科吉:问他知道中国的11号,易建联吗?小伙子很真诚的回答说不知道,他说他知道姚明。没想到,他真诚的回来,还让不少球迷不爽。

  人家不知道有什么诧异的呢?换句话,拉一个中国队员过来,问问他知道尼队球员吗?同一个道理,不知道。

  但阿联用精彩的表现,征服了尼日利亚队伍,如果没有他,中国队输尼日利亚很可能是惨败,因为阿联不在场上时,队伍就乱了,连个敢投球的都没有。看看阿联的突破、抢断、得分,还有那个“易抵五”的画面,让人动容,让对手敬佩。

  赛后,赛前不知道阿联的奥科吉,特地来到阿联跟前,与阿联握手,两位球员紧紧握手,奥科吉并将手放到阿联的胸前,头贴近阿联肩部,感觉在表达对赛前说不知道阿联的歉意:“兄弟,对不起,我记住了中国11号,易建联!”

  其实,对阿联赞扬的还有尼日利亚队队长迪奥古说:“易建联是个非常出色的球员,但他双拳难敌四手,今晚是他杰出的职业生涯中一个辉煌的时刻。”

  是的,易建联的出色,不用语言描述,现场看球的,电视机前、网络平台前看球的球迷,都感受到了,阿联的气势、拼搏、意志与精神,他是中国队发挥最正常的队员。全场最高分27分6个篮板,数据不会骗人。

  除了队员的夸奖,尼日利亚队主教练对阿联也是非常赞赏,在与楠指导象征性握手后,他主动来与阿联握手,并与阿联一个拥抱,这是对手主教练对阿联的尊重,是他让尼日利亚队的球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果那个记者再采访尼日利亚队员,问他们知不知道易建联?如果还说不知道的,那肯定是违心的话,这一战,中国队输了,但易建联赢了,他赢得了尊重,赢得了掌声,也赢得了在对手心中的位置,至少这批队员,除了知道姚明,还记住了中国队的11号——易建联!

  中国和尼日利亚比赛开始前:

  记者问奥克吉:你认识易建联吗?

  奥克吉:不认识!我只认识姚明!

  中国和尼日利亚比赛结束后:

  尼日利亚队长:易建联是个非常出色的球员!

  奥克吉十分主动的过来和阿联握手,今天一战让奥克吉认识姚明以外的又一个中国大个子球员!

  中国和尼日利亚一战遗憾输球,但是易建联没有输!

  本场比赛开始之前,森林狼前锋奥克吉打死也不会想到这场比赛会如此的艰难,而他嘴里的那个不认识的“易建联”,在下半场给尼日利亚带了“大麻烦”,就是这个易建联几乎用一己之力带领中国队给尼日利亚施加压力,让他们不断的采取包夹的战术来防守自己,这就是巨星的待遇了,要知道尼日利亚球员单防能力都很好的。

  本场比赛易建联火力全开,全场拿到27分6板,在第三节完美的6投6中,比较可惜的是中国队这边只有一个阿联苦苦支撑,而对手整体实力要比我们强太多,最终阿联还是双拳不敌四手输掉了这场比赛。我们年轻球员发挥失常,让32岁的阿联拼光了最后一颗子弹,但是他却赢得了尼日利亚球员的尊重!

  这次是真正的打服了对手!也可以说是阿联国家队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不仅在我们球迷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将对手打服了,也让赛前有点小骄傲的奥克吉记住了一个名字——“中国易建联”!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世界杯

相关资讯
  • 02年韩国世界杯韩国对意大利
      韩国国家男子足球队2002年世界杯上的表现,韩国国内非常高兴.  因为他们创造了历史,他们还淘汰了强大的意大利队,进入了世界杯的四强,这是韩国队的历史最好成... (查看全文)
    2025-09-13 | 阅读:13次
  • 欧冠决赛场地
      欧冠决赛场地是每个赛季之前就确定好了的。而且场地确定以后,不存在回避原则。也就是举办地有球队进入最后的决赛,也可以在家门口踢决赛。所以总会有球队获得举办权后... (查看全文)
    2025-09-04 | 阅读:37次
  • 最近几届足球世界杯冠军
      关于21世纪这5支世界杯冠军球队哪一支更加强大这个话题,我说一下我个人观点,我从三方面来比较,第一是他们在夺过过程中所遇到的对手,第二是他们在世界杯的表现,... (查看全文)
    2025-09-03 | 阅读:34次
  • 内马尔在世界杯上受到了来自对手的“照顾”
      这不是关系不好,而是大家都是队友太了解了,基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关键在于内马尔演的太假了,不知道的甚至怀疑脚断了还是怎么,赛后也有很多评价是,肮脏的动作(墨... (查看全文)
    2025-08-06 | 阅读:38次
  • 有哪些强队没拿过世界杯冠军
      毫无疑问是1974年克鲁伊夫领衔的荷兰队,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就是冠军了,即使是他们决赛的对手西德在赛前也怯了气了,觉得他们基本上不可能战胜当时的荷兰的... (查看全文)
    2025-07-31 | 阅读: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