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4-06-02 | 阅读:213次

  不能,越位规则是现代足球战术的根基,也是现代足球具有如此高观赏性、竞技性的价值所在,世界足球的技战术也跟随着越位规则的演变而演变。

  在足球比赛中,充分利用规则限制是一种技战术的根本表现。早在19世纪中期,足球没有技战术可言,更没有越位这一说法,踢足球如同狩猎,拿球后胡乱向前传球然后一窝蜂冲击对方球门是常态,更不论传球配合。1848年诞生的《剑桥规则》,同样没有对越位进行任何限制。

  但是随着竞技的日常发展,人们发现没有越位制度,只要留一个人在对方半场等待时机,等球传过来的时候基本就是单刀球了。对于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规则自然不允许,于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越位规则:凡进攻队员在球门面前有1名球员就是越位。

  当这则规则诞生时,普天同庆,伴随着规则的实施,阵型开始演变并且出现了前锋、后卫的分工。因为,越位规则要求:进攻队员前面只要有任意一名对方球员就算越位,那么就放了一名后卫在后防线上,一个人抵挡了9个人的投机取巧。于是,上古时期的“九锋一卫”战术诞生了。

  但是,这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并不存在观赏性。足球还是9个人围着球门练习射门的游戏。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1866年对越位规则再次进行了修改:进攻队员与对方球门之间对方队员不足3人为越位行为。这又存在同样的问题了,你说限制3个人就算越位,那我就放上3个人当做后卫,只要足球一过来,我两个人不动,一名后卫往前跑,逼着你越位。于是诞生了“三卫七锋”阵型。还是存在围殴对方球门的情况。

  那怎么办呢?于是又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进攻队员与对方球门之间不足2人为越位行为。球队怎么应对呢?简单啊,直接把后卫人数更改为2人就行,但并不是盲目的改,而是有了一定技战术水平进行改:把后卫中的一人提升到中场位置,负责接应后卫的传球,转给前锋线。这是还是存在同样的造越位战术,球过来了,我一名球员保持不动,另外一名球员往前跑给你挖坑。在跑动过程中,技战术又开始演变,这时候诞生了世界明阵“金字塔”:235阵型。

  这时候,人们开始思考技战术的含义,开始对足球的规则更加充分的利用,也充分考虑了足球攻防的平衡性。1930年英格兰人查普曼开始率先进行变革,创造了现代足球阵型的基础:WM阵型。将一名中场内收形成3后卫,将两名前锋内收形成中场,前锋线仅留下3人,分别主攻左中右三个方向。在一方面,不坑人了,好好踢球,毕竟大范围使用造越位战术会引起反噬,一不小心就形成单刀进球。另一方面,攻守开始平衡,不再往禁区里扎堆人员,开始有人在禁区外围传球、远射。这时候球员的分工开始逐步很明确了,前锋是前锋、中场是中场、后卫是后卫。

  此后,开始有了更多人对阵型、技战术进行研究,诞生了我们目前丰富多彩的技战术打法和丰富的战术阵型。后来的越位规则修改,对足球前中后场的衔接、团队配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而创造了更为绚烂的踢法。

  因此,没有越位规则,你不但看不到精彩的球赛,你反而会看到很无聊的大巴与大巴之间的碰撞。

  足球协会本身就考虑到规则问题,应该不会取消越位,足球场地那么宽,比赛场合必须要有灵活性.所以不会!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欧洲杯

相关资讯
  • 梅西欧冠进球数据与c罗对比
      梅西和C罗作为世界足坛的双娇,都是成就非凡。目前梅西已经获得了2010、2012、2013、2017、2018五座欧洲金靴,而C罗则是获得了2008、201... (查看全文)
    2025-04-29 | 阅读:11次
  • 梅西绝杀皇马晒球衣图片
      查找了一下当时的新闻,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  梅西在国家德比中已经遭遇了连续6场的进球荒  2017年4月24日凌晨,西班牙甲级联赛第33轮的“西班牙德比... (查看全文)
    2025-04-28 | 阅读:13次
  • 穆勒绝对不会主动离开拜仁
      穆勒绝对不会主动离开拜仁  2000年5月19日,还未满11岁的穆勒加入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青训营,在拜仁各级梯队待了八年的时间,可以说穆勒就是在慕尼黑长大... (查看全文)
    2025-04-27 | 阅读:18次
  • 穆里尼奥拿过哪些联赛的冠军
      穆里尼奥和瓜迪奥拉是两种足球流派的典型代表。穆里尼奥推崇防守反击,退守时压缩禁区空间,扎好篱笆,等待对手进攻,一旦断球快速出球、走反击之路,以前在切尔西、国... (查看全文)
    2025-04-26 | 阅读:15次
  • 哈兰德姆巴佩能否超越梅西c罗
      别闹,这别再是疯了吧。  不可否定的是,姆巴佩的天赋确实非常惊人,而且19岁就拿到了世界杯冠军,这让C罗和梅西两位老大哥略显尴尬。但这就是命啊,想想也就梅西... (查看全文)
    2025-04-26 | 阅读: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