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2 | 阅读:47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在“十四五”规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中均对青少年健康工作提出了任务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另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2020年8月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体育总局、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体教融合决策部署,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体育师资以及场地设施保障、出台文件建立聘用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制度以及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调研考察中我们也了解到体教融合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如融合观念、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建立体育人才培养通道等存在两张皮、梗阻现象,需要继续攻坚克难。

为了进一步推动体教深度融合,结合调研中获得的信息,提出以下建议:

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推动深化体教融合工作。深化体教融合着眼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过程中具备体育专长的青少年可以脱颖而出,为体育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工作的着眼点是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也是人,使青少年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目标。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体育总局、教育部建立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出台政策文件等都是手段,不是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长期以来,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目标的聚合度不高,在实施体教融合过程中存在融合观念分歧。体育部门主要围绕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和退役后就业等问题。教育部门的工作重心和主要诉求是希望将体育部门的教练员、场地设施、科技保障、训练方法等优势资源引入学校,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为了推动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取得实效,必须摒弃部门偏见,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谋篇布局,找出难点堵点,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应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在深化体教融合工作中,各省市因地制宜在举办赛事、体育教师聘任、师资培训等方面有很多新举措,如体育、教育部门联合组织单项体育比赛和综合性运动会,吸纳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层面外聘专业教师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等,这些新举措都是深化体教融合的有益做法。应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尽快建立各层级相互衔接的赛事体系,而不是单个赛事;建立具有普适性的退役运动员进入教师队伍的通道,而不是吸纳了多少退役运动员;在学校层面开设体育选修课程也要相对稳定,减少随意性。通过长效机制建设点滴积累,久久为功,巩固深化体教融合成果。

关注支持基层学校实践创新。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学校在体教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有很多创新实践值得关注肯定。比如,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抓住与区体校合署办公、市体育局“市队区办”等契机,实现场馆设施、赛事、师资、梯队建设等一体设计、整体推进,取得体教融合创新经验和成效。吉林市船营区第四小学在课余时间开设体育训练课,为学生提供乒乓球、羽毛球、冰球等多种选择,专业教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到学校指导授课,深受学生喜爱。山东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增设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通过探索单位、个人双向选择机制、申请“周转编制”等方式,推动优秀退役运动员入职学校。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关注支持学校创新探索,有针对性提供帮助,使得这些基层一线的体教融合创新探索坚持下去,避免知难而退等。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10月13日9版教育在线周刊)

作者:王艳霞

版面编辑:贺春兰

新媒体编辑:莫愁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关于进一步 深度 委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