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2 | 阅读:46次

2008年夏天,科比率领湖人队再次杀进总决赛,可惜却败在宿敌波士顿凯尔特人手下。可以说,那次总决赛改变了NBA未来几年的格局。首先,凯尔特人组成的“三巨头”取得了成绩,让其他球队找到了争夺总冠军的“捷径”,同时,也压制了正在缓慢崛起的勒布朗·詹姆斯。而湖人队在科比的带领下也开始连续三年杀进总决赛,唯一遗憾的就是,他和詹姆斯没能在总决赛中展开一番较量。

在2008年失利之后,科比和湖人队在2009年战胜德怀特·霍华德和奥兰多魔术队,但他最想遇到的对手,显然是绿衫军——好胜心一直激励着他复仇,为洛杉矶战胜波士顿。这一次,他终于做到了。

相信看过2010年总决赛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那就是那一年的总决赛出奇的好看,其根本原因不是破天荒的七场大战,而是两队旗鼓相当的实力让人永远无法预测到谁能夺得最终的总冠军。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职业体育的魅力,而这些也都直接反映在了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上。

在现在这个自媒体和短视频横行的时代,人们都习惯了接收快速而直接的信息,就连电视剧都要倍速播放,或许能让人一直守在电视前面的,只有悬念迭生的体育比赛了。但是,任何职业赛事的转播都有陷入低谷的时候,随着迈克尔·乔丹的退役和洛杉矶湖人连冠时代的终结,马刺和活塞的务实打法让NBA比赛的收视率大幅下降,就连最关键的总决赛也不例外。在2006-07赛季,马刺对骑士的总决赛尽管是詹姆斯第一次出现在最高舞台,可收视率却跌到了最低谷,仅有6.2%。但经过两个赛季的策划,NBA总决赛的收视率又逐渐走上了正轨。

2009年,湖人击败魔术时收视指数为8.4%,2007-08赛季万众瞩目的“黄绿大战”的收视率指数则是过去六年中首次达到9%。而2010年的总决赛则因为凯尔特人和湖人的再度交锋达到了一个新的收视高峰,是自1998年来最高的一届。七场比赛场均有12.3%的收视率,这甚至可以媲美1994年休斯敦火箭与纽约尼克斯的七场总决赛(12.4%)。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因为此前各大媒体热炒的一直是“23VS24”,的确,很难想象两个老面孔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当时的经济环境并不景气,这让许多生活不如意的人选择旅游或者其他休闲活动来调整心情,这是NBA比赛收视率增加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老迈的凯尔特人在季后赛中展现了极强的爆发力,连克联盟常规赛战绩前两名骑士和魔术。还有一点,就是安德鲁·拜纳姆缺席了上一次对战,科比也需要这个冠军证明自己,还有阿泰斯特、奥多姆、隆多等球员都需要在这次对决中证明自己。于是,我们看到了随着比赛的进行,收视率节节攀升,到了第七场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8.2%。要知道,这个数值几乎接近了1998年总决赛的平均水平(22.3% )。

在NBA的历史规律中,收视率的高低是存在地域性的,比如第七场总决赛。在ABC电视台的转播中,洛杉矶和波士顿地区的收视率都达到了33%以上,而夏威夷等偏远地方,收视率不足2%。可见即使是在美国,NBA总决赛也不是一呼百应的。由此可得出结论,越是由大球会参加的总决赛,其受关注程度就越高,而小球会的辉煌往往是收视率的毒药。

说白了,NBA比赛之所以吸引人,还是取决于球星之间的对抗。当然,令人血脉贲张的对位,也是2010年总决赛的最大看点。除了科比不断杀入内线,与波士顿的强硬防守者进行肉搏的经典场面之外,在第二场比赛中打破总决赛三分纪录的雷·阿伦也有自己的诀窍。

在波士顿的进攻中,我们不止一次看到阿伦一圈圈地绕着帕金斯、戴维斯、加内特等人的掩护跑出空位,接球投篮。在总决赛中,他是凯尔特人跑动距离最长的球员。在防守时,他又要面对科比,而当时已经35岁的他除了第一场外,其余比赛的场均出场时间超过了40分钟。阿伦既然是球队攻击主力,为什么还要派遣他去力守对方的主攻点呢?其实这也正是总决赛的看点之一,两支球队在攻防对位中尽显玄机。

依照攻守配对原则去思考,如果凯尔特人派拉简·隆多或者保罗·皮尔斯去防守科比,那么在雷·阿伦就会面对身材强壮的伦阿泰斯特,而在防低位单打中,他极有可能被阿泰撞伤,既然谁都防不住科比,那么不如让阿伦来肩负这个看似繁重实则轻松的任务呢?而在另一头,因为必须做一些拉扯和小动作才能干扰这位绿军射手,湖人队也不可能让科比总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因此湖人主教练杰克逊派遣费舍尔和法玛尔轮流“关照”阿伦,这可以把他们俩的速度和善于纠缠的特点发挥到极限。

从第二场比赛过后,阿伦就成为了凯尔特人对湖人的最大牵制力,可以说,第三场才是两队对决的真正开始。不过,凯尔特人并没有及时地将自己的攻击重心转移,仍然选择阿伦作为主要攻击手。但裁判对于“铁膏药”费舍尔的小动作根本就不理睬,因此阿伦屡屡与老鱼发生肢体冲突,在进攻端的效率大打折扣,凯尔特人也输掉了本不应该输的第三场比赛。

但与此同时,在防守端被解放的科比却可以全心全意地防守隆多,在坚决贯彻主教练放投不放突的思想后,科比让隆多只发挥了此前系列赛中60%的水平,场均只能拿到13.3分、6.5个篮板和7.3次助攻,可以说,两队都希望用自己的“下驷”对彼“上驷”,取自己的“上驷”对彼“中驷”,取我“中驷”与彼“下驷”对垒,谁能在这种“对子”的战术中取得优势,谁就能占得先机。

在两军交战前,有个明摆着的事实:湖人内线具有优势,而凯尔特人的后卫线则是湖人的掣肘,双方都想扬长避短,但结果都没占到绝对的便宜。拜纳姆和帕金斯被伤病和犯规所困,科比不再能得到裁判的偏袒,凯尔特人的后场也被废了武功。在僵持的情况下,两队的比赛打得更灵活,机动性更强的球队占得了先机。设计好的战术如果无法有效执行,双方就都会换上“烂战王”来挑起了大梁,无论是费舍尔、内特·罗宾逊、格伦·戴维斯还是阿泰斯特,都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好手,而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和互拼刺刀的场景让那一年的总决赛显得格外精彩。

在过去的30年里,有很多精彩刺激的总决赛对战,其中不乏场面上的你争我夺,也有双方主教练的战术博弈,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鏖战到最后关头的生死对决。尤其是两支NBA历史最悠久、获得荣誉最多的球队在三年间的第二次交手,新仇旧恨更会激发球迷们的热血和激情。不夸张地说,自从2010年之后,我们还没见到过如此惨烈、如此精彩的总决赛,这并不是复古心理作崇,也不是对逝去英雄的迷思,由于规则的变化,NBA的比赛也随之改变,身体接触都被视为“野蛮”的行为,像以往那样的场面自然不多见了。

相比于2008年的对决,2010年的湖人和凯尔特人都升级了阵容:阿泰斯特替换了拉德马诺维奇,内特·罗宾逊替换了詹姆斯·波西,安德鲁·拜纳姆替换了图利亚夫,凯文·加内特、保罗·皮尔斯和雷·阿伦又老了两岁,但拉简·隆多却更加成熟了。总之,在这轮系列赛中,两队的先发球员都在关键时刻打出了球星水准,证明了他们绝非浪得虚名。两队中共有七人是联盟一流巨星,即使双方替补,也有一个是联盟里最好的低位防守者之一,另一位则是已经进化成温和版霍利的老妖级选手。再加上强大的教练组、双方历史上的恩怨、球员个性、球风差异,甚至球衣颜色的反差,以及拉塞尔、伯德、魔术师、贾巴尔、哈弗里切克、韦斯特、贝勒、库西等巨人投下的历史阴影,2010年的总决赛成为了人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段高光时刻。

直到2008年2月加索尔加入后,湖人的阵容才正式成型。那年的总决赛就犹如一块比萨,扔进微波炉加热四分钟便被拎出来大快朵颐。而2010年,双方的对决则更像是一场准备多日的饕餮盛宴。两支球队彼此了解,战术上也没有太阳队那种伪联防的奇思妙想,几乎就像两个老球痞的较量,你砸我一砖头,我砸你一榔头,双方都满脸鲜血,就看谁先倒下。球迷阵营也都已经准备好,对手的糗事可以信手拈来,血管里流淌着对彼此的仇恨,都想着在那一年出一口恶气。

甚至媒体也参与了进来,《洛杉矶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将2000年皮尔斯被刺16刀的事件拿出来炒冷饭。波士顿球迷又高喊起了Beat L.A.!可以说,那个赛季的总决赛就像一部时光逆转的电影,凯尔特人与湖人的球迷们大可以祖孙三代一起上阵,在与对手的对骂中顺便享受“爱队主义”再教育。这就像一部重拍的电影,让我们重温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疯狂,虽然穿越让人对于剧本内容大致熟知,但说实话,能再当一次群众演员感觉同样好极了。

“成王败寇”是竞技体育的绝对真理,如果阿泰最后的那个三分没中,他就是湖人历史的罪人,而在2010年的总决赛结束后,许多人的命运,或者说在NBA历史上的地位都发生了改变。

受到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科比了,在夺冠之前,他拿到了四个冠军,正需要第五个来比肩“魔术师”约翰逊。而且这个系列赛也是他救赎两年前错误的一个机会,那一回湖人在11次总决赛中第9次被波士顿击败。

1984年,当约翰逊带领的被普遍看好的湖人在总决赛中输给凯尔特人时,他面临更重的救赎任务。然而烦忧并没能让“魔术师”停下脚步,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两度带队击败凯尔特人。而2008年湖人输球也并不是科比的错,只是他年轻的队友们并未准备好夺冠。2009年总决赛,他们用成熟的表现五场终结奥兰多。而一年之后,他们又通过七场大战击败了凯尔特人,科比也得到了成为队史最佳的契机。在科比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被定义为潜在的“乔丹接班人”,但在此之前,他得先赶上“魔术师”。要是他还没有成为最伟大的湖人球员,又怎么能拿来和最伟大的NBA球员比较呢?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科比 总冠军 最后

相关资讯
  • 科比的最后一个总冠军
    2008年夏天,科比率领湖人队再次杀进总决赛,可惜却败在宿敌波士顿凯尔特人手下。可以说,那次总决赛改变了NBA未来几年的格局。首先,凯尔特人组成的“三巨头”取得... (查看全文)
    2022-11-22 | 阅读: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