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4 | 阅读:60次

成都世乒赛圆满落幕,国乒健儿再创佳绩。曾有人统计,乒乓球运动发展百余年来,近1/3新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而另外2/3的比例由外国专家和选手占据。

一项新技术,在比赛中往往能对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已成共识。谁在这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会有所进步,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

如,高抛发球20多年前第一次在世界锦标赛上使用,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中国男队与外国队伍争胜,一直打到4:4,最后一盘,许绍发依靠高抛发球,第一局就让对手吃了11个球,最后顺利赢下整盘。

对包括乒乓球在内的体育运动来说,创新意义重大,不重视便会不进则退。如果一段时间竞争一方成绩停滞不前或优势变小,就应该想想,是否技术创新不够,或者与别人相比,是否创新的相对速度和决心落后了。

回顾乒乓球发展历史,世界各地的创新力,共同推动这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及可观赏性不断提升。火热赛场上,从一块板子,到一处发力,大大小小的乒乓之变中,写满胜败的翻转、激情与热爱。

乒乓奥运蝉联冠军「大赛夺金后的冷思考中国乒乓这个看家本领千万别丢了」

图片说明:近年来,科学家对乒乓球机器人的研发,将人工智能引入这项运动的技术分析中,或许会带来新的可能。对国乒来说,挑战与危机,始终并存。新华社图

看乒乓球比赛的人,对“接发球抢攻”这个术语并不陌生。作为当代乒乓球运动的重要技战术之一,它的存在感很强。赛中接发球时刻所占比例不小,若能抓住反守为攻,对整个战局都可能带来较大影响。

然而,如今鲜为人知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乒乓球选手只知道“发球抢攻”。浙江运动员吴小明第一次提出,要练好“接发球抢攻”。当时有人不解,接发球怎么抢攻?接发球是被动的,能接过去就不错了。但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运动员在比赛中把握一切机会进攻、争先,是题中应有之义。

乒乓这一流行全球的体育运动,走过百余年发展历程,其间在器材、打法、战术等各领域的迭代,蕴藉着运动员个体之间及国家之间暗流涌动的创新之争。

弧圈球源自一场大怒

先从小球说起。1890年起盛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乒乓球——桌上网球,球由软木与橡胶制成,球拍类似小号网球拍,中间是穿线的。1900年,当美国人将以赛璐珞制成的银球传入英国,工匠们为适应这一变化,用薄羔羊皮代替了球拍中间的穿线,蒙着羔羊皮的球拍像只小鼓,赛璐珞球打上去会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乒乓球”的称呼便来源于此。

球台的面积、球网的高低、球的软硬都曾对现代乒乓球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完成其基本雏形的塑造;但球拍特别是其覆盖物的变化,尤其牵动着球技、战术的演进,甚至为其带来飞跃。

一开始,乒乓球拍由皮革制成,后来发展到木板拍,木板拍打球,球没有旋转,是直来直去的。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贴有带颗粒胶皮的球拍,增加了球拍击球时的弹性与摩擦力,随之产生了旋转和削球打法,造就了上世纪50年代以前欧洲削球打法一统天下,这种防守打法中,球可以打上许多回合。

1952年,日本选手佐藤博治第一次带着海绵拍出现在第19届世乒赛上,并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海绵拍的出现,使击球速度、力量与旋转有了极大的提高,从此乒乓球技术由防守向进攻跃进了一步。对此,习惯了防守的欧洲选手不适应了。海绵拍的发明使乒乓球运动进入了快速进攻时代。

不过,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运动员利用反胶(乒乓球拍覆盖物胶粒朝下、表面光滑,特点是摩擦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容错性高)海绵拍创造了弧圈球进攻技术,才彻底结束了削球时代。

与此同时,中国运动员使用正胶(乒乓球拍覆盖物胶粒向外,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有一定的摩擦力)海绵拍形成的快攻打法和使用反胶、长胶球拍发展成旋转多变的攻守结合打法,使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比旋转、比速度的新阶段。

十多年后,一度陷入低谷的欧洲选手,彻底弃守为攻,利用横拍两面反胶海绵拍,结合了中国快攻的速度与日本弧圈球的旋转,发展成速度与旋转结合的现代进攻打法,从此反胶海绵拍成为众多运动员的首选伙伴。反胶海绵拍的普及使乒乓球运动进入了快速进攻与强烈上旋球对抗的又一新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新一轮群雄逐鹿中占据显著位置的“弧圈球”,传言中其诞生与一场大怒有关。上世纪60年代,发明这项技术的是一名日本大学生,叫中西义治。中西义治经常参加日本的大学生乒乓球比赛,却总输给一个叫涩谷五郎的削球手。在那个时代,乒乓球的技术以削球和击打为主,甚至是削球遇上削球,得到1分往往要削上几十板。由于涩谷五郎的削球旋转性强,中西义治在击打时经常下网。终于,又一次输球后他发怒了,就用一个非正规的动作,直上直下地用力摩擦球,对方一削,球一下飞出去了。原来这种球的上旋力特别强。他由此开启了求变之道,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成功发明弧圈球最初的形态,并以此击败宿敌。

弧圈球的诞生在乒乓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乒乓球也逐渐从向下的螺旋球转变为向上的螺旋球。为了提高球的速度,设备制造商开始对底板和橡胶大做文章。可以说,弧圈球的诞生,基于球拍的新形态,而其传播、兴盛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乒乓球器材和技术的再创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防弧圈胶皮的出现。包含乒乓球运动在内的许多领域中,技术、器械的发展和生产都是相互促进并呈螺旋式上升的。

歪打正着出个“魔术师”

球拍演变的过程中,同样有不少歪打正着。比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对“长胶”的运用。

在乒乓球运动中,一般来说,颗粒朝上,高度超过1.5毫米的胶皮被称为长胶。这种胶皮的胶粒很软,颗粒细长,支撑力小。在受到来球的压力时容易倾斜,但其反弹速度很快,常会在运动员还未用上力量去击球时球已经弹出去了,所以加转较难;在来球力量较重或上旋较强的情况下,颗粒受力后倾斜度较大,反弹速度会相对减慢,击球时颗粒同时也在恢复形状,对球起到一种鞭打作用,从而增加了击球的旋转。

日本早就有长胶了,是用来防守的,但不太好攻。张燮林却以一板长胶攻守兼备,开创新打法,屡创佳绩,赢得“魔术师”的美名,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一招海底捞月,他在球将落地时俯首弯腰,千钧一发之际救回来。

其中,既有无心插柳,也靠用心琢磨。原来,他在上海队时还负责管理运动器材。一天他看到仓库里有一沓反胶皮,实际上是处理品,胶粒不平整。当时他用的板上胶皮已经老化了,就打算换上那张报废的“红双喜”胶皮试试,一试感觉还挺顺,无论削还是攻都还不错。靠它来攻,打出来的球很怪,这个怪,选手本身要慢慢适应,可对对手来说,就难受了。经过勤学苦练,换用长胶的张燮林,技术水平发生质的变化,在1960年上海全国优秀运动员团体赛上,他用这块胶皮,连胜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等名将,震动整个乒坛,成为国乒核心主力。这块胶皮的编号是6,严格意义上讲,这块胶皮还属于中长胶,后来红双喜厂就正式生产了。

传奇并未到此终结。1961年第26届北京世乒赛,张燮林小试牛刀,连胜日本名将星野、三木,打进四强最终夺得铜牌,为庄则栋最终夺冠扫清了障碍。星野说:“张燮林的球就像打不断的杨柳。”三木则说:“我总觉得张燮林的削球像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张燮林单打中与日本名将荻村伊智朗的比赛最为艰苦,因为不仅是比拼技术,更要拼脑力。他使尽浑身解数艰难胜出后,整个人已经麻木了,是被人搀着走出赛场的,连运动装备包都忘记拿了。

乒乓球运动历史上,超一流运动员个体代代涌现,技术战绩均占优势的强国不断更迭,而创新,是不变的主旋律。近年来,对乒乓球机器人的研发,将人工智能引入这项运动的技术分析中,或许会带来新的可能。对国乒来说,挑战与危机,始终并存。

一场单打耗时7.5小时

乒乓运动技术发展的创新,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迫的部分,后者的外部因素,便是比赛规则的变化。

现在的乒乓球爱好者或许很难想象,早期世界大赛中,男子团体决赛可以进行31小时,有一场单打花了7.5小时。这种防守削球打法,就运动员技术而言在当时已经完美无缺,却把乒乓球比赛打成了漫长的马拉松,客观上阻碍了运动的推广。由此,包括轮换发球法等一系列对比赛规则的改变启动了。

任何竞技项目,其比赛规则都有一个不断变革完善的过程,如果说前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变革更着眼于“公平竞争”,那么在竞技体育相关产业日趋商品化的今天,规则的变化就必须兼顾比赛本身的观赏价值与市场价值,否则便可能危及该项运动的生存与发展。乒乓球项目如此,篮、排、足球以及体操、跳水等项目比赛规则的变革概莫能外。

2001年,国际乒联实施重磅改革,废除了近百年的21分制,改为每局11分制,不仅比赛时间缩短,有利于转播,比赛的偶然性也大大增加。据统计,21分制时,20平的概率为7.1%,而11分制时,10平的概率提高到了16%。这样一来,比赛节奏加快,对抗增多,变数加大,进而激发运动员在技术层面的全面改革。如,更注重前三板的争夺,搏杀性接发球的比例增大等。另外,实行11分制后,比赛的每一分都是关键,不能有一时放松和精力分散。能否延续良好状态,发挥稳定,已成为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客观存在,决定了竞赛规则,而竞赛规则又反作用于乒乓球运动的实践。纵观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创造竞赛规则又不断超越规则的历史。基于此,创新便是不断挖掘潜能,突破极限,去追逐胜利,创造美。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说明:10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男子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2战胜日本队,晋级决赛。中国队选手马龙(左)在比赛结束后与日本队选手及川瑞基碰拳致意。 新华社图

来源:作者:彭德倩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看家本领 千万别 中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