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5 | 阅读:41次

最近外国选手多次打败中国顶尖选手,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对于这个现象,中国乒乓球队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外国选手的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乒乓球队的打法已经落后,这是不能不承认的。

打法落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球接发球的能力下降了,以前刘国梁的发球能让老瓦非常头疼,那是变幻莫测,连老瓦这样的高手都无可奈何,这说明刘的发球技术是太厉害了。现在中国选手的发球完全不能与刘相比了,所以这就消弱了中国选手的作战能力。

二是打球离台太远了,有段时间中国乒乓球被欧洲的弧圈球拉得狼狈,于是中国也加强弧圈球的训练,时间长了,就把中远台对拉弧圈球的能力作为技术的重点,让球员一练再练,看看中国队员的练习视频,基本上都是中远台对拉弧圈球。但中远台对拉弧圈球的技术,只能说是乒乓球技术体系中的一项,不能代替其他技术。所以只是注重练习中远台对拉弧圈球,还是不够的。

三是过分注重旋转,而对力量的要求不太关注,乒乓球技术的三要素是旋转,力量,速度,中远台对拉弧圈球,主要练习了旋转,也因为球变大了,要更用力。但离台远了,力量再大也变相对变小,不如的近台用同样的力量打过去的威胁大,而且相应地速度也相对地降低了。所以,关键是要在近台,这样同样的旋转,力量,速度,就比在中远台要强很多,造成的威胁就大得多。所以一定要注意练习近台的各项技术。

根据以上所说的情况,中国队的改进应该是:

加强发球的变化多样性,随时根据对方的情况而变化,使之摸不清,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而经常接发球失误。这些年发球技术从以前的正手发,反手发,发展到正手的逆旋转,正手的勾子发球,这两种成了主流,在这两种发球之中,也有许多变化,但还要继续探索新的变化,要有创造性,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国乒乓的技术永远走在世界前面,不然就被别人摸透了,自己手里就没有杀手锏了。

加强近台进攻的技术。近台一个是站位离台近,另一个则是要主动迎前,打来球的上升期。中远台拉弧圈球主要是拉下降期,这样速度就慢了,对方就有时间接球。近台则要迎前打上升期或高点期,这是更难的技术,要想办法练出来。

拧拉就是打近台的上升期,但力量不可能太大,只会变化角度,所以要创造正手的拧拉,这样力量就比反手的拧拉力量大,就会更为主动。

反手拧拉适合手臂的动作,正手拧拉就不然,所以要想办法,创造出一种正手的拧拉技术。这种技术可能直板比横板要更容易掌握。

迎前打上升期,反应时间短,做动作的究竟小,因此就容易失误,中国教练往往强调打球的保险系数,不敢冒险,这是一个误区。容易失误,说明技术没有练到家,如果练到家了,失误就会少,所以关键还是训练的问题。

中国原来的优势是近台快攻,就是迎前打上升期的打法,以速度让对手不适应,现在仍应发扬这一打法,不能丢弃。最近张本智和的打法就明显有这样的特点,说明他在这方面练得比较成功,那么,中国队员就练不出来吗?

总之,中国乒乓球队现在必须在技术上创新,不然就会被别人打败了。

还有一点,要把老队员的经验传下去,如马龙打球会动脑子,会根据对手的情况不断变化,这里面一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应该让他总结出来,教给其他选手,不应对队内还保密吧。

张继科,马琳等人,也有打球的宝贵经验,应该总结出来,传下去。

这些老队员的技术,可能有人认为过时了,而不重视他们,这是错误的。他们现在表面上看似乎是落后了,但那是年龄的问题,体力的问题,并不是技术和经验的问题。技术与经验都能总结出来,传下去。让更年轻、体力更好的选手来继承和发展。

另外,如何配备教练,如何同心协力研究外国选手的新打法,新技术,也应由教练们和队员们一起进行研究,不能只是每天练球,也应进行研究。平时进行研究,其成果就会保存的队员的脑子里,上场就会发挥作用,不然上场遇到困难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应对,这就是平时不进行研究,脑子里没有智慧的储备,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中国乒乓球面临的问题「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乒乓球 中国 危机

相关资讯
  • 中国乒乓球的危机在哪里
    最近外国选手多次打败中国顶尖选手,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对于这个现象,中国乒乓球队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外国选手的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中... (查看全文)
    2022-11-25 | 阅读: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