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6 | 阅读:827次

前两天,一架空客A340飞机降落在北京,全球瞩目。

从飞机上缓缓走下来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成为拜登上任以来G7中第一个访华的国家领导人。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大众、宝马、拜耳、阿迪达斯等12位企业CEO。

“德国不能与中国脱钩”,日耳曼民族意外褪去了往日的傲慢。这在今年复杂的国际地缘背景下,更是显得意味深长。

在之后的10个小时里,朔尔茨一行人收获满满,其中不乏一张价值1200亿人民币的空客飞机大单。

至少从商业上讲,德国人是聪明的,也是善于利用变化调整自身节奏的。

而在地球上更多的角落里,为了生存与发展,也有无数的主体在剧烈变化中寻找奋斗的方向。

泰国人在比亚迪汽车展厅外排起了长队,美国人在智能化工厂外面排着队应聘,中国人则开始发挥老祖宗的智慧,保存实力。

复杂局势下全球出现三支队伍背后的信号极其微妙

万万没想到,泰国人也会通宵排队买电动汽车!

10月的最后一天,上百名泰国人在首都曼谷的比亚迪汽车展厅外面排队,因为从11月1日起,比亚迪将在泰国销售其最新车型Atto 3,也就是国内的“元plus”型号。

从当地媒体拍摄的照片来看,在其中一个展厅外面,男女老少都来了,有序地坐在椅子上。排在最前面的女性表示自己晚上8点就到了,意味着她要在这里坐上12个小时。

而在另外一个展厅外面,人们坐在塑料椅上,焦急的等待着。

甚至这群排队的人还引来了警察。一辆辆向着警笛的警车倏忽而至,结果到了才发现,这不是什么“恶意排队”,而是一群准车主,警察们都傻眼了。

通宵大排长龙,这样的画面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买新上市的苹果手机的店铺外面。

但这可是我们的国产汽车啊!而且跟抢购手机不同,根据泰铢汇率,一台新型号的比亚迪汽车要卖到120万,折合人民币24万左右!

二十万级别的中国制造,出现了上百人通宵排队的场景,实在太罕见了。

在燃油车时代,东南亚地区都是日系车的天下,日本汽车品牌占据了东南亚市场的九成份额。

不过,在电动车时代,日本品牌反而处于落后地位。

中国车企看到机会,与当地企业展开攻势。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是世界性的潮流,中国车企便配合这一重大变革,迅速投入日系车企较为薄弱的纯电动汽车(EV),力争改写势力版图。

根据“懂车帝”的统计和报道,就在今年,围绕着东南亚这块大肥肉,车企们纷纷展开了大厮杀,动作频频。

比如,哪吒汽车瞄准了充电桩,如今可在泰国超450家充电场享受充电服务,坚决保障这个基础设施的供应。

结果没想到,长城汽车手臂更为粗壮,直接找上了泰国国企,与泰国三家电力能源签署合作协议,接入泰国公共充电网络,吃公家的!

比亚迪则稳扎稳打,卖地、建厂、搭基建、聊经销商,一项工作都没落下。比亚迪与泰国 WHA 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将在泰国建成。

尤其是今年四月,宁德时代把自己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优势,直接一股脑儿复制到了印尼,投资近60亿美元,甚至把人家当地整条电池生产链都整合在一起。

“电池巨头”都来了,车企们最担心的能源补给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案,也算是打开了最后一道闸门,蜂拥而至。

面对中国车企浩浩荡荡的来势,当地政府也很配合,给足了利好。毕竟你企业只要落地了,就能给当地创造GDP。

尤其是泰国,在今年6月把纯电动车的税率从8%降低到了2%,每辆纯电车还有额外15万泰铢(约3万人民币)的购车补贴。

企业积极地融入,再加上政府部门及时宽松政策,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泰国出现了史上罕见的通宵排队抢电动汽车的场景了。

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日系车垄断统治的东南亚,狠狠地撕开了一道口子。

第二支队伍,美国人正在排队“进工厂”。

今年以来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有多火热呢?

在美国媒体的原文报道中,用的是“red hot”的表达,翻译成中文我想应该是火上浇油的感觉了。

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如今在美国共有1070万个职位空缺!

截至 10 月 21 日,美国招聘网站Indeed 上的招聘信息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 48.8%,表明招聘意向依然强烈。值得一提的是,在 Indeed 上仅上线 7 天或更短时间的职位数量,也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 55%,可见企业在疯狂发布招聘信息,对于招聘新员工的渴望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在极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美国平均时薪同比增长率达到了5%,继续把通胀推高到数十年以来的高位。

这逼得美联储一再加息。你可以说美联储在缓和通胀,但归根到底,官员们又何尝不是在给火热的劳动力市场降温呢?

然而,有人可能就要问了,不是说苹果、高通、亚马逊这些巨头都在裁员吗?前几天马斯克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准备赶跑推特一半的人呢。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业市场的大分化背后,是美国也正在“脱虚向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在过去 12 个月内增加了近 500000 名工人就业。并且从今年 4 月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一直以同比约 4% 的速度增长,这是从 1984 年以来最快的持续增长速度。

更可怕的是,即便如此,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制造业仍然有接近80万的职位空缺,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几年复杂的地缘因素导致全球供应链都出了问题,许多依赖海外供应商的美国公司,要么把过去十年的“离岸外包”变成“近岸外包”,要么就直接转移到本土来生产零部件。

这个过程中,只要等待海外供应商制造并运输的时间成本大于本土制造的劳动力价格,转移到本土就是不亏的。

美国制造业的薪酬在过去一年中同样上涨了5%,但随着工厂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仍然“高烧不退”,薪酬还将继续上涨。

通常来说,工厂的生产会受到经济逆风的打击,就像在疫情爆发初期那样。但如今的美国制造业,专家们表示即便对经济的担忧加剧,也不认为工厂的生产会进入下行周期。

也就是说,推动制造业回流不仅改变了行业状况,还打破了原有的经济规律。

我认为,不能直接套用过去的经验认识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中美制造业在当下的共同转变是,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智能化。

就好像我的同事之前到长沙的三一重工去考察,看到许多年轻人就是在技术车间里对着平板电脑点一点,旁边的机器人就会按指令完成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技术的变迁,才让更多高质量人才得以顺畅地进入实体经济。而且这种相对更为舒适的工作状态,也是十年前的技术人才所期待的。

大国博弈下的美国人排队“进工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三支队伍,中国人在排队“存钱”。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7万亿元,同比多增6.1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3.21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的人民币存款已经增加了18.82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了10.33万亿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当时“中国人多存了10万亿元”就曾上过热搜。

这下倒好,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住户存款又增加了接近3万亿,推动整个人民币存款也在蹭蹭往上涨。

不过今年4月和9月,存款利率两度下调,根据最新一次的计算,在下调10个基点的情况下,如果10万元存一年,利息将比利息下调前减少100元。

一边是不断减少的存款利息,一边又是创记录的存款金额。这背后,一方面是人们在“预防式储蓄”,另一方面也是随着住房支出的减少,人们在转向储蓄。

除了个体,不少企业也把焦点聚焦在了现金流上。

比如最近的国美和黄光裕。

2004年,国美迎来历史最高光时刻,蝉联中国家电零售之王,成功打入香港股市,把黄光裕送上了“中国首富”宝座。

2021年,已物是人非。当年2月黄光裕出狱,扬言“18个月恢复国美原有市场地位。”

如今呢?门店如山倒,负债高过天,股价跌成狗……地位没恢复,还输光了底裤。最倒霉的还是2万多名员工,非但可能延迟领工资,还得担心被公司法务“惦记”。

11月4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国美准备向厦门建发集团融资100亿元,作为封闭资金,支持业务运营。

一位国美内部人士还谈到:“国美的经营无论是品牌还是网络,以及团队销售能力都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根据统计,从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10月13日,黄光裕夫妇已累计套现近10亿港元,持股比例从61.50%降至41.99%。

一边是缓发工资闹得沸沸扬扬,另一边则是老板套现。也许,“抱着现金过冬”,已经是这家公司上下唯一的共识了。

另外,“晚点LatePost”曾报道过,今年上半年,中国十大科技互联网公司存了2万多亿元现金!

阿里巴巴,6812 亿元

腾讯,6107 亿元

京东,2569 亿元

百度,1782 亿元

美团,1228 亿元

……

只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规模等窄口径,腾讯、阿里的规模都超过了茅台的1486 亿元。

而以列表里的宽口径统计的话,腾讯、阿里的规模甚至超过了中石油体系的5594 亿元。

不过,真正做全球生意的苹果、Alphabet、微软,现金储备加起来比中国十大互联网科技公司还多了大约 4885 亿元。

对现金流的宠爱,在当下的全球都一样。

无论哪一支队伍,背后所揭示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变化。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局势 微妙 三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