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1-27 | 阅读:40次

前一阵子,刘畊宏本草纲目健身操风靡网络,一时间男女老少齐登场,大家热火朝天地投入到锻炼身体当中。不管什么年代,经历什么时期,强身健体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的基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同样喜欢健身,但是方式略有不同,那时没有广场舞,有踢毽子;瑜伽不常见,乒乓球很普遍;健身房没多少,游泳池却很多。

我上小学时,少年宫设有游泳池,需要办证进入。河东体育场是青年们踢足球的地方,中学操场上活跃着少年篮球爱好者,乒乓球热潮已经刮目到校园,课桌、水泥台子,中间摆上几块砖头,就是一个标准的球台,一场比赛随时随地拉开战幕。胡同的两侧挂好绳网,羽毛球就可以开打了,排球咱买不起,就用“球胆”代替,同样还是在狭窄的胡同里,对阵的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染得五颜六色的羽毛毽子地摊上有的是,逢年过节大院里的叔叔们都来上一场“抖空竹”表演,父亲抖得花样最多,因为他曾是北京体育学院的学生,论起来玩儿,可以说是样样精通。

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

简易水泥乒乓球台

家里有一些小型健身器具,“握力器”是其中一个。“握力器”名字听着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个圆形的中空橡胶圈,握在手里硬邦邦的,用来练习手劲儿。我那时力气小,根本捏不动,觉得这玩意徒有虚名,还不如手里握两个核桃转来转去的好玩,握力器于我,属于“银样蜡枪头”的存在。

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

对于我同样使用困难的还有“拉力器”。由五根可拆卸的弹簧、两个木把手组成,健身原理很简单,根据自身能力大小,选择拉开几根弹簧,用白话说,就是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我从先拉一根弹簧开始,进而两根,拉到第三根时就有点费劲了,正手身前拉不开,反手后背拉不满,同年纪的男孩基本都能拉开三到四根,我还见过有胡同里的高中男生,一下子拉开了五根,可见平时没少练习臂力。

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

家里还有一对铁哑铃,锈迹依稀,颜色斑驳。我看父亲拿着它们上下挥舞,作伸展运动,双手举起、平伸、打开、放下,很有节奏感,心里也想试试。趁着暑假,我拿起哑铃来练手,只能说勉强能够提起,想要完成侧举、推举的动作,很困难,我记得上面印有“5kg”字样,陆续拿起过几次,感觉很无趣,我就放弃了。后来在学校的体育室,我看见大大小小的哑铃摆满窗台,才知道这个健身器材原来也是按照自身能力来有的放矢地选择公斤数的,家里那个根本不适合我。

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

最适合我的健身器材是“飞盘”,一种塑料制成转盘。可以一个人飞,最好是两个人互动,也有多人一起打比赛的。这个运动简单,锻炼眼、脑、手、脚的配合能力,追逐着飞盘的空中弧线跳跃、奔跑,尽情挥洒汗水,是力量与美的结合。小小的飞盘外形似碟,在空中飞行盘旋,被人们亲切地叫作“飞碟”,揣一个在书包里,课间操时拿出来飞,操场上花花绿绿的“飞碟”出手、盘旋、接住、再飞,接盘人满操场地跳、扑、抓,气氛非常热烈。如今想想,飞盘算是打造全身运动最合适的器材了。

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的居家健身器材」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器材也不多见,更多的人将汗水洒在健身房的器具和公园的跑道上,在家锻炼的跑步机大都荒废了。不管是过去的胡同运动还是现在的居家跳操,我觉得还是坚持最重要,持之以恒对于快节奏的人们是最难的。

记得小学操场上刷有一条标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每次做课间操时看见这句话都备受鼓舞,努力做好每个动作,最终成为站在高台上的领操员。疫情三年,我坚持做室内健身操三年,收获颇多,还要坚持下去,读文章的你们,也要放下烦恼,坚持锻炼哟!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健身器材 年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