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2-02 | 阅读:48次

足球得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所小学做对了什么」

近日,中国女足在亚洲杯上的惊艳表现重新唤醒了国人对足球运动的信心,也引发了对足球运动群众基础的思考。

本周,有本地媒体报道了武汉足球名校硚口新合村小学。新合村小学自1966年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以来,50多年先后走出50余名国脚,是武汉在校园足球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学校之一。之前,我们曾在《武汉的这所小学,走出一大批球星》中介绍过万松园路小学,今天,就来简要盘点一下新合村小学半个多世纪来发展校园足球的历程。

工厂子弟的校园足球

与位于老牌繁华商业区的万松园路小学不同,新合村小学所在的宗关是原武汉“汉西工业带”的核心区域。这其间的差异,有点像河床与博卡、切尔西与阿森纳那个意思。

足球得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所小学做对了什么」

1964年,新合村小学成立,其学生家庭大部分来自周边的宗关水厂、长江电源厂等大型国企,后来又与752厂子弟小学合并,是一家很典型的工厂子弟学校。新中国的前三十年,这类学校广泛兴起于武汉市各工业区,主要作用是为新兴工业人口的子女提供教育配套。

如今,新合村小学的作用定位和历史上也差不多,正在为新一代的“新兴工业人口”提供教育配套。此处的千余名学生,八成以上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

这所小学坐落在一处老旧居民区内,三面被楼房包围。校园面积不大,只有6000多平方米,约为一个标准足球场的三分之二面积。不过,在这个“麻雀学校”里,却拥有超过2700平方米的足球场地和几个室内足球场地。

事情要从1966年说起。

当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数学老师杨正,在这所成立仅两年的小学里,尝试召集学生们组队练习足球。起初,这只是一点课余的体育运动,没想到日后居然踢出了大名堂。

1970年,新合村小学正式成立了校足球队,还起了一个很具时代特色的名字“山鹰足球队”,风格跟当时正流行的“XX战斗队”之类相仿。足球队建立之初,条件极其艰苦。师生共同动手,用建筑垃圾和煤渣填平了一个小水塘作为球场,地面凹凸不平,两根树杆插在地上就是球门。这么简陋的环境,让笔者不禁记起球王贝利在回忆录中讲他儿时在里约贫民窟踢球的场景。

之后数十年间,学校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山鹰足球队”始终存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支球队逐渐参加各类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比赛,从校际赛,到硚口区、武汉市的比赛,之后更征战到全国赛场。

螺蛳壳里做出大道场

新合村小学对发展校园足球的重视,说来没有什么巧板眼,关键就是一条:将原本并不富足的资源,倾斜到足球运动的基础层面。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虽然社会经济背景和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新合村小学的各届学校领导始终坚持对主管校园足球运动的老师在各方面关怀优待,加级、职称、分房均予以优先考虑。学校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要拨出专款,用来添置足球设施和奖励获奖老师,提高教练员的训练费。

在新合村小学与752厂子弟小学合并时,由于增加了不少学生、教师,学校校舍一度紧张。区教育局在为小学新建教学楼时,学校为了不挤占足球训练场地,忍痛拆掉了教工宿舍和校办工厂,不仅保证了新教学楼的兴建,反而扩大了室外足球场面积。如今,新合村小学的足球训练场地,仍然有一部分位于学校教学楼顶,从中不难看出当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艰辛。

足球得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所小学做对了什么」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新合村小学的足球仅仅限于“山鹰”这一支足球队上。实际上,他们的做法是“班班有队,周周训练”,并以此为基础,举行班级联赛,以此选拔优秀选手进入球队。

上世纪80年代末,新合村小学的校园足球已经成为全国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典范之一受到宣传。这些办得好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有个共同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根据本校体育教师的特长,积极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自己特色的那些体育项目。”落实到新合村小学,则是“根据十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摸索少年儿童足球训练的基本规律,把训练重点放在基本功练习上,并把足球基本功练习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可能有些读者对于足球不熟悉,所以笔者多说两句。所谓“足球基本功”,指的是最基础的“人球结合”技术,可能还包括最基础的踢球技术,业内俗称“球性”。

新合村小学场地有限,小学生身体素质也不能跟成人相比,重点练习基本功,是最符合足球运动科学规律的做法。如果有读者见过中国某些国家级球员停一个简单的长传球停出5米开外的荒诞场景,就应该更能理解“基本功”训练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何等重要。

足球深度结合教育

在新合村小学的教学楼上,镌刻着三行醒目的标语:读好书,以球促学;踢好球,以球健体;做好人,以球育德。在这样的育人理念下,足球成为“新合村”教育的重要载体。

新合村小学在足球训练内容设定上,倡导草根足球“玩中学”的理念,依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简化方法、规则,降低难度要求,将技术动作变为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游戏活动,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在组织上力求游戏化与多样化。

除了足球运动本身之外,这所小学还发挥教育机构的特点,建立起了自身的“足球文化”。

新合村每个班都有球队,队旗、队服、口号,都由孩子们自己设计。学校门口、走廊、班级都设有“足球专栏”,修建了足球卡通墙,创办了“足球星光大道”回廊,营造以球星命名的班级名片文化。在各教室门口,各班的名片均以足球明星的名字命名,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足球特色。

足球得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所小学做对了什么」

在这里,不仅男孩踢球,女孩也踢球。不参加比赛的孩子,也要出场担任啦啦队,为球员呐喊助威。老师们还把足球“上”进了语文和数学课和各类文化课程中。“爱画画的,可以画足球;爱写作文的,可以当足球小记者;爱做手工的,可以创作自己的大力神杯。”

据武汉市政协的调研显示,相比其他学校,新合村小学的“体重超重”和“近视眼”情况,数量明显要少,“这得益于校园足球的普及。”

如今,新合村小学已经实现了足球运动和教育的深度结合。概括起来就是教学楼上那三句标语:“以球育德”,增强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以球促学”,促使孩子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球健体”使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载体。

在中国足球运动屡遭热议的今天,或许像新合村小学这样从基础抓起、从孩子抓起的做法,才最符合足球运动规律和有利于长远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

《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几点做法》,学校体育,1987.05.01

《武汉市新合村小学开展足球活动纪实》,中国学校体育,2005.03.25

《武汉新合村小学49年,“踢”出34名国脚》,中国教育报,2015.03.25

《武汉小学生将“小”足球踢成校园“大”文化》,中国文明网,2015.04.21

《武汉市硚口区新合村小学校园足球经验介绍》,校园足球,2016.12.15

《新合村小学半世纪校园足球发展方式的实践探索》,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11.01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这所 学做 对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