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2-16 | 阅读:61次

中国男足今日之败,十年前早已注定

前些日子发了篇这个,但实际上没把这事儿说明白,今天就再简单说说。

1997年-2004年那段时间,可以算是中国男足的一个高峰期,其中2002世界杯是最高点,2004年本土亚洲杯亚军是这个阶段的最后辉煌——虽然那个时候我们一样各种不满意各种骂,但是回过头来看,那可真是好时候。

然后就是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到如今真的“连越南都敢输”了。

为什么?青训不行。甚至不止是不行,前面文章里举例的那最惨淡的年份,青训简直就是没有了。

为什么?还得从更古早的年代说起。

1992年,“红山口会议”召开,足球职业化改革启动;1994年,第一届甲A联赛举行。

那是一切的起点。

起点之前呢?我们的足球跟其他所有体育项目一样,是“专业化”的,是国家办的。从最基层的青训到国家队,所有的钱都来自财政,所有的环节都由体委系统(现在叫体育局)来安排。

在改革之前,这套从苏东学来的系统运行了几十年,在其他许多项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直到今天,咱们这儿大多数体育项目大致还是按照这个模式在运行,并继续取得成功。

但是足球不行——即便是在这套系统的老家,前苏联/东欧,他们的足球在最巅峰的时候也几乎达不到期望值。详细的原因这里不分析,总之,30年前我们就达成了共识,足球这个项目得另外想办法了,于是改革、职业化。

这改革的方方面面各种细节咱也不去深究,但是30年过去,其中的一条算是可以看明白了:这职业化改革摧毁了中国足球原有的青训体系,但是适应职业化的另一套体系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这就是“连越南都敢输”的真相。

原来那套体系里,每支省(市)队下面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基层业余体校来支撑,每个开展足球项目的基层体校自然都会建立全年龄段的各级梯队——那已经是种很完整的金字塔结构了,虽然这个塔基础小、长不高。

这些基层体校的足球青训,教培观念老旧、水平参差不齐……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也许上限不高但能保证下限的球员。他们的产出质量不高、数量也不大,但至少能保证稳定。

可是(几乎)一夜之间,这个体系没了……

也许当年足球改革的设计者们是有过考虑的,他们指望青训能在新的市场化的体系里自然生长起来。可是想法美好、现实残酷,咱这“市场化”的职业足球从一开始就跑偏了,自然生长的青训结果是无疾而终——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联赛的红火,民间足校曾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出来,一度号称上千家。可是这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虚假繁荣过后,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改革就是破立,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是正常流程,可是破完了新的青训这一块儿没立起来,后果十年二十年后才显现出来……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中国足球 那场 年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