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2-18 | 阅读:60次

乒乓球世界冠军有很多,但不是人人都能够被称作“艺术家”的。比如罗斯科夫、柳承敏、王励勤这类人,在比赛场上更多是展现的一种暴力美,比赛赢就赢在“刚猛”二字上:

我不跟你废话,你接高我就爆冲,接长咱们就对拉,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活活拉死为止,就这么简单!

而要获得“艺术家”称号的话,一般得具备这么几点要求:

手感出众,经常能牢牢控制住对手,打出自己想要的球出来;能在旋转、落点上任意变化,打出超人想象的“神球”出来;成绩要好——这点其实和艺不艺术没关系,但如果光顾着耍帅,却不断输球的话,也很少会得到球迷朋友们的认可。要么你得拿到世界冠军,要么也得赢几个世界冠军,否则……谁知道你的存在啊?不出名的艺术家就不是艺术家:这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

要论乒乓球运动员中谁打球的艺术性最佳的话,国乒奥运冠军马琳和瑞典大满贯选手瓦尔德内尔一定榜上有名。一个号称有“魔术师”般的手感,一个则被称作“乒坛莫扎特”。

这两人都符合上面提到的三点:大家都是前三板手感大师,经常能打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球出来,而且都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甚至是大满贯(老瓦:我是!马琳:差一点,唉)。

一般来说,弧圈进攻型选手往往更容易在比赛中打出神球出来,因为他们能制造更多更丰富的旋转出来。而正胶快攻追求快速制胜,资深球迷看起来过瘾,一般人则可能觉得观赏性不够。

至于削球打法的话,当年张燮林等老前辈也曾获得“魔术师”的头衔,但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动防守打法的选手成绩越来越差,因而粉丝也越来越少,知名度就逐渐降下去了。

马琳和瓦尔德内尔都是两面反胶弧圈进攻打法,不过一个是直板,一个是横板。但他俩都是以前三板的抢攻和控制取胜,相持、对拉能力有限;中近台正手能力超强,反手是漏洞;打法偏速度和旋转,力量不大,但落点刁钻,常能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直板、横板的区别到底还是很大的,而中国、欧洲的训练机制也完全不一样,所以马琳和瓦尔德内尔在许多技战术细节上还是存在肉眼可见的差异。

发球是小马哥和老瓦比别人明显高出一截的技术,一般人接他俩发球不是直接吃死,就是搓高被抢攻。不过马琳作为一个直板选手,为了避免形成相持,所以比较青睐于发转不转,以下旋出手将球控制在台内,出现机会就立刻抢冲,力求一板直接打死对手。

而老瓦作为一个横板选手,发球手段相对更自由,再加上国外涩性套胶的特点,所以他平时很喜欢通过撞擦而发侧上旋然后大刀阔斧地抢拉两条线,不是很惧怕退一两步形成多板压制性进攻的局面。

台内球方面,马琳和瓦尔德内尔都具备超强的摆短能力,老瓦更是被国乒金牌教练李晓东称为世界上“唯一具备二次摆短能力”的人。

老瓦虽然是个横板,但台内控制绝不在马琳之下,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老瓦在摆短过程中的突然劈长能力相当突出,能瞬间改变比赛的节奏,这是马琳所略有不及的地方。

不过马琳的优势在于台内球的攻防转化能力比老瓦强,因为直板的握拍非常有利于台内的暴挑发力以及推挡突击,而老瓦和他那个年代的横板选手都不具备后来张继科、樊振东等人的台内霸王拧技术。

因此在台内进攻方面,直板的马琳还是占优的。

反手方面,马琳和老瓦都存在明显的相持劣势,但二人又都擅长通过改变落点和节奏来赢得主动的局面。比如马琳反手推挡的侧切、推挤,直拍横打拉直线、拧下旋,而老瓦更是侧切的宗师级人物,另外反手暴弹更是一绝。

不过在形成完全的反手对反手局面时,二人确实没什么优势,但相对来说,横板的老瓦肯定还是舒服一点。

至于退台后的球,瓦尔德内尔理论上肯定比马琳要强,毕竟横板的传统主战场就是在中远台,而在老瓦还是小瓦的时候,他也曾生龙活虎地在近中远全台奔袭比赛,有进攻有防守,相比于马琳大部分是放高球,偶尔会对拉或打回头几板的情况还是好多了。

但这两人在年龄差了十几岁,所以当我们看到的他们比赛的时候,瓦尔德内尔已经没有了多少中远台的优势,相反马琳仗着年轻,能满场跑着接老瓦的球:谁也不能战胜年龄,老瓦也不例外。

1999年荷兰埃因霍温世乒赛,19岁的马琳连赢萨姆索诺夫、金泽洙,34岁的瓦尔德内尔力挫孔令辉,双双进入了男单的半决赛并碰到了一起。这是中外乒坛两位艺术家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赛遭遇战,究竟最后谁能胜出呢?

下一节,我们继续《乒坛二十四年》关于这场球的连载。

原标题:《乒坛二十四年(207):马琳、瓦尔德内尔技术对比》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乒坛 两大 艺术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