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2-23 | 阅读:58次

——我市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夯基垒台育桃李

2021年9月1日,廊坊市第一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记者 贾珺 摄

教育公平,民心所向。“十四五”开局之年,廊坊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加强公共服务系统、校园环境、基础设施、信息手段等办学条件建设,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让城乡孩子“上得起学”,还让他们都“上好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公平教育的阳光。

紧抓重大历史机遇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2日,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和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同时揭牌,标志着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这两所学校全部按照北京标准建设,让廊坊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市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契机,把京津当作提高我市教育整体水平的跳板和窗口,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协同发展格局。积极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多所知名学校在廊坊地区建立分校,在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的同时,着力解决北京、天津地区在我市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

市教育局持续发力,积极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北京落户廊坊名校已达7所,为廊坊培养近万名优秀毕业生。这7所学校包括: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北京五中大厂分校、廊坊益田翰德学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香河县北京景山学校大爱城分校、廊坊京城学校、香河富力新城配套学校。其中,2014年建成投用的北京八中固安分校是落实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北京市第一批学校之一。近年来,来自京津冀三地共188名教师在此任教。目前,有1688名当地学子在此享受北京优质教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河北省与京津之间在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在推进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取得阶段成果。廊坊市与京津两地建立了“通武廊”教育协同发展等合作机制,每年开展各类交流互访、科技文艺展演、比赛竞技等活动50余场,惠及师生30万人次。这些合作为廊坊市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满足了廊坊市学生和家长享受与北京同样教育资源的要求,对提升廊坊教育发展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依托“大北廊”“通武廊”教育合作联盟,组织校长培训交流、骨干教师培训交流、校际足球联赛、校际科技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三地参与活动的学校达60多所,参与交流培训的校长、教师、学生约2000余人。与此同时,我市加大职业教育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和京津地区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发展方向由学历教育向技能培训转型。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对接华为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协同京津地区全力打造我市“数据之城”和“北方信息产业名城”的新名片。

2022年,廊坊市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力“八强化八推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埋头苦干、不懈奋斗,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十四五”开局之年,廊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一系列重大机遇叠加交汇、聚合凸显,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明确了努力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当“五个廊坊”建设排头兵的目标,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市制定了《廊坊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城乡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我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步开展“双减”工作。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廊坊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从强化作业统筹、注重作业设计、规范作业布置、严肃作业批改、加强监管指导五个方面完善优化学校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全面停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将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和中小学“五项管理”一并作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狠抓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达100%,有需求的学生覆盖率达100%。

我市还制定了《廊坊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围绕“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目标,全面启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全面加强民办中小学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重点在推进党的组织全覆盖上持续发力,推动义务教育机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到2022年底,市域范围内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将下降至5%以内。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市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体育、美育结合紧密的健美操、啦啦操项目,做到了校校有特色、年年有活动,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12个地区跻身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行列,廊坊市榜上有名。深入实施国家级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我市制定了《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规划》,明确了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任务清单,充分借力国家政策,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治理措施,切实解决廊坊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廊坊经验”全国样板。

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

36个班提供1800个公办小学学位、10多个专用教室、中央空调、多媒体触控一体机、250米环形塑胶跑道、室外篮排球场、足球场、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2021年9月1日,廊坊市第一小学新校投入使用,学校的建成缓解了安次区南城适龄儿童就学压力,有效促进安次区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学校副校长冯东海介绍说:“学校将‘明礼、诚信、乐学、善思’作为校训,把‘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作为办学理念,把‘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努力为廊坊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谱写绚丽的篇章。”

“十四五”开局之年,廊坊市继续大力推进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全市重点建设中小学校25所、公办幼儿园43所,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所,各级财政投入13.6亿元,增加中小学学位2.2万个、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7万个,义务教育超大班额保持清零,大班额比例持续下降,实现了教育资源供给的“大手笔”。

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的同时,我市加强学前教育建设,全力提升办园水平。市教育局制定了《2021年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建设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教学点附设幼儿园(班)、学前教育服务点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作。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2.3%,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4.6%,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市教育局重点开展了新学期进一步治理大班额、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权利和新生学籍注册等工作,持续加大消除大班额工作力度,截至2021年秋季开学,全市义务教育超大班额保持清零,大班额比例进一步下降。同时,对全市教育系统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全市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开展专项督察,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依法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利。

2021年,我市加快县域高中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全力打造品牌学校,增强办学特色,突出办学亮点,有效改善了高中学校的办学吸引力偏弱、生源流失问题。充分发挥各县第一中学在县域基础教育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高中学校内涵建设,擦亮县级一中品牌。此外,为有效提升高中招生工作质量,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我市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平台研发工作,确保了高中招生秩序规范、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桃李 夯基垒台育

相关资讯
  • 夯基垒台育桃李
    ——我市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2021年9月1日,廊坊市第一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记者 贾珺 摄 教育公平,民心所向。“十四五”开局之年,廊坊市教育... (查看全文)
    2022-12-23 | 阅读: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