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2-12-24 | 阅读:57次

特岗教师把青春献给农村的孩子们「特岗教师把青春献给农村的孩子们」

资料图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 刘迪 郑美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特岗教师的行列,其中大多数人都是80、90后,这些年轻人为教师群体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农村孩子教育带去更多希望。

为爱坚守的80后特岗教师

王柳是保定市望都县人,这个小个子的80后女孩儿已经在特岗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两年了。据了解,她所任教的周庄小学是一所拥有800多名学生和40多名教师的农村小学,因为师资力量比较紧张的关系,几乎每位老师在教一门主科的同时还要再教一门副科,王柳教5年级的语言和科学两门课程。

课多的时候,她一天需要讲5、6节课,每节课45分钟,对站着讲课的老师们来说这对身体素质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王柳说:“这里的老师基本上都没有请过假,就算有点小病痛也带病坚持上课,因为老师少,请假会给其他老师添麻烦,还耽误孩子们课。”发烧感冒时,她也坚持教课,等放学时再一个人去诊所输液。

每个月1400元的基本工资现在看来还不如某些实习生工资高,但周庄小学的特岗教师们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也是一种精神支撑吧,”王柳说,“做老师其实心情很复杂,有时候学生不认真听讲、写作业,心里很为他们着急,很生气;但学生成绩提升有进步时,又会打心里为他们高兴。”

老师们都在一点一滴默默地为学生们付出着,王柳的一位女同事,父亲生病住院,婆婆也生病住院,公公在医院伺候婆婆,而女同事的老公在外地打工,她每天要接送4年级的外甥和6年级的儿子上学放学,王柳说,同事有时会带一包脏衣服来学校,下课后在学校洗衣服,为了节省时间。

生活上的苦都能忍,但王柳认为特岗教师最难的在于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她说:“现在农村家长有很多都外出打工,甚至去外省或离家很远的地方,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好一点的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当老师跟家长沟通时,有些人则认为既然把孩子放到学校了,那孩子成绩全凭老师和学校管理,家长完全没有义务督促孩子学习。

大山里倔强的女汉子:想为学生多付出一点

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实验小学地处山区,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离镇上相对较近,走二十分钟就可以找到最近的小卖部。村外的马路是学校通往县城或周边乡镇唯一主干道,每天仅有几趟不准时的大巴车通往县城的客运站,2014年9月,王佳楠提着行李,沿着“主干道”来到了自己任教的学校。

王佳楠家住在承德市区,与许多同龄人一样,当临近毕业的王佳楠面对象牙塔外竞争激烈的世界时,她的选择也开始变得有些盲目,之前考取的教师资格证让她下定决心当一名老师,王佳楠坦言:“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来到这后,摆在王佳楠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适应,虽然早就了解工作环境,但实际情况却在她意料之外,王佳楠所住的宿舍并没有他想象的便利,为了洗澡每次还要跑到镇上,在这里洗一次澡比在市里还要贵,“即便洗澡贵,每月在这边开销也不大,因为有钱也花不出去。”工作之后,她不得不远离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平时与朋友一起吃饭逛街的喜好全被工作替代了。她说每晚看到朋友圈里朋友们发在家人身边、在朋友身边的照片时,就特别羡慕,她很孤单也很想家。

学校的交通还算便利,从这里到家大约需要3个小时,但由于大巴车经常不准时,一旦错过了车就要绕行到相邻的乡镇,倒车回家,这样一来路上的时间就更长了。

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实验小学约有教师50余人,学生超过1000人,几乎每个老师都带两个半,有的老师甚至教的课程更多,而班主任还要比其他任课老师多写字、综合实践、读书等课程。

王佳楠现在是三年级五班的班主任,也是班里的语文老师,同时也负责两个班的思想品德和学校广播站,学生上兴趣班时还要教学生朗诵。

学校连上10天课才会放一次假,这学期,王佳楠每个工作周期内就有18节课,少的时候一天排3节课,多的时候几乎一天7节课都要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班主任都要和学生同步作息,每天早上和学生一起跑操、带学生们吃饭、早自习……一直到晚上同学们睡了,王佳楠的工作才算结束。

在王佳楠眼里,每天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始终都是小孩,他们活泼、好动,虽然王佳楠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每每有学生因为想要回家撒的谎,或上课说话、打闹,不听话惹她生气时,她却都能耐心劝导。

今年教师节,王佳楠又收到了孩子们送给她的一沓厚厚的贺卡,她说孩子们亲手做的贺卡是最好的礼物,这让她倍感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走入社会之后王佳楠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势单力薄,有很多时候想要多帮助孩子们一些,可是美好的愿望却很难实现,王佳楠坦言:“哪怕再力不从心也要为孩子们多做一点。”

“小鲜肉”老师,不惧未来扎根农村

张英文24岁,是个90后,今年刚刚加入特岗教师队伍,老家在唐山的他选择去承德任教。

新职业对于这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来说显得十分新鲜。张英文说:“当时就想出来锻炼下自己,承德是个旅游城市,环境也好我就过来了。”

教音乐和微机两门课的张英文是他们小学里唯一的音乐老师,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没有感受到做老师的艰辛,“这里虽然是农村,但是教学环境还不错,风气也很好,家长们都挺重视教育,学生们也对老师很尊重,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宿舍里没有WiFi”他说。

因为张英文的到来,学校里风尘的钢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专门的音乐教师也被布置妥当,他对记者说,既然自己做了选择就要先好好干,这里的孩子很可爱,没准儿以后感情深了就在当地定居了。

同样是90后的田丽霞也已经在石家庄市行唐县特岗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了,这个93年出生的女孩自然成了同事们眼中的“小鲜肉”。在农村教学就吃住在学校里,节假日才能回家一趟,性格开朗的她觉得在农村教学并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反而很享受来自大山的亲切和自然。

“在农村教学可能不如城市里条件好,也听说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留不住人,毕竟前三年没有编制,有些人说走就走了,但我是石家庄新乐人,离家近,暂时想在岗位上多坚持一下,毕竟工作环境也很熟悉了,大概我不喜欢动荡吧。”田丽霞说道。

或许,平凡的小乡村总是没有大城市那样有吸引力,但有一群年轻人正渐渐扎根到农村,为农村的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青春。有一天,这些无忧无虑的青年也将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大。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孩子们 农村 青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