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3-01-25 | 阅读:251次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市区夜景

如今,去过漳州市区的人都知道,延安南一带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非常成功的。多年前,这个地方破旧脏乱,住在这里的老市民们渴望有那么一天能够拆迁离开这里。在那个对古城还不是很重视的年代,能够对其进行整体保留和旅游开发,建设现代街区,而不是拆除,这是成功的。对此话题,本人创作了这篇论文,我们一起展开探讨,推动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6°53′-118°09′、北纬23°32′-25°13′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厦门门相连,东北同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毗邻。据考证,早在1万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经过1300多年的风雨,漳州形成了以闽南文化为载体,古迹璀璨、人文丰厚的古城。1986年12月18日漳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文的“漳州古城”仅仅指漳州市区的“古府城”又名“漳州城”、“芗城”,位于芗城区,不包括其它八县一市一区及芗城区的郊区。

八县一市一区,指除芗城区外漳州市管辖的其它行政区域,分别是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龙文区。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市区远眺

一、漳州古城的概况

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下游北溪与西溪之间,漳州平原北部。自唐以来,历代州、路、道、府署都设于此,是历代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中有两座山:圆山、芝山。两山之间“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尽长春之景”,素有“花果城”之美誉。据说,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刺史陈谟(陈元光之曾孙)见此地山清水秀,平原广袤,圆山、芝山南北对望,九龙江居中缓缓东流,山川形胜极佳,开始在此设置州治。唐代的漳州城,以今中山公园为中心,筑方形城堡,挖东、西城池,称“子城”。从唐至清,漳州历代州、府、道、路署都设于今中山公园内。宋代时,在唐代子城外筑圆形城墙,称“外城”,形成“外圆内方,分隔环叠”的格局。宋代以后漳州城的格局基本不变,现存集闽南文化于一身的明清古街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明清时重新修建而成的。

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漳州古城仍向世人展示其风貌的完整性及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中山公园内,尚存二道尺余宽的残城墙和一座石亭。从南昌路,经澎湖路、九龙江北堤至钟法路所形成的矩形地带,据学者考证就是唐代漳州古城的遗址(见图一)。宋代绍兴四年(1134年)始建的长15里的石城,也仍然可辨。东门城楼及新华西路(见图一6)东侧南、北端的城墙百余公尺,保存完整。唐代始建,至宋代屡经修浚的城池上尚存东、西桥亭(见图一15、16)。中山公园(见图一12)北端,有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七星池。沿中山公园南门往南行,至修文西路(见图一11),有建于宋庆历二年(1042年)的文庙(见图一13)。香港路(见图一22)上存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林尚书牌楼、蒋侍郎牌楼(见图二19)。岳口街存有蓝理牌楼和许凤牌楼。明清古街北京路(见图一5)、延安南路(见图一4),盐鱼市古街,竹竿厝古街(见图一23)等近3.2平方公里的古城保存极为完整。往南过九龙江,还有台湾“南院派”陈姓始祖唐太子太傅陈邕的开基地南山寺……

∧北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图一:漳州古城部分示意图

01、钟法路 02、南台路 03、南昌路 04、延安南路 05、北京路 06、新华西路 07、太古桥 08、炮仔街 09、洋老巷 10、台湾路 11、修文西路 12、中山公园 13、文 庙 14、比干祠 15、东桥亭 16、西桥亭 17、潘尚书府 18、待王府 19、澎湖 20、青年路 21、芳华横路 22、香港路 23、竹竿厝 24、九龙江

刘子民.寻根览胜漳州府.华艺出版社.

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古城牌坊

二、漳州古城的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主体部分,漳州古城至少具有如下几点价值:

(一)漳州古城是历史在今天的映像

漳州古城从唐代陈谟在此设置州治算起,至今也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存的古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如北部的芝山,曾是宋朱熹在漳时的讲学地。景炎二年(1227)春,爱国名将文天祥自汀州率师抵漳时,也曾驻守于山中。又如芝山往南的南昌路、中山公园、现存的明清古街(见图二),依稀可现古代漳州城的轮廓。古街往东的岳口街,有一座宋代古庙——马公庙,再现了马仁襄助陈政之子陈元光开漳辟地,农耕积粟,通商惠工,以及岳山战斗中,舍身救主的那段历史。而明清历史街区中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文庙,不论从其建筑角度或从文化角度来看,都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再如岳口街往南,漳州大桥北端桥头处重建的历史建筑——八卦楼,虽面目全非,但仍体现了一定的历史价值。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有一佛教大寺院,是唐开元年间(西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许多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

∧北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图二:现存的漳州古城主体(明清历史街区)

01、青年路 02、芳华横路 03、延安南路 04、修文西路 05、台湾路 06、香港路 07、芳华南路 08、始兴北路 09、始兴南路 10、文庙 11、中山公园 12、府埕 13、小姐楼 14、徐氏家庙 15、刘厝 16、罗厝 17、王升祠 18、天益寿药店 19、明清牌坊

陈木霖.漳州文庙大成殿建筑.古建园林技术.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八卦楼

(二)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的载体之一

虽说“闽南文化”为何,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闽南文化”是真真切切存在并广为人研究的。作为闽南三角最南端的漳州当然也在这一文化圈之中了。如今,“闽南文化”已经拓展为“闽南大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文化”“闽台文化”“河洛文化”……其内涵早已超越了地域的范围。而作为地域上归属于闽南的漳州古城,毫无疑问是“闽南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漳州古城的保护对于海内外研究“闽南大文化”的学者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漳州古城现存有四个牌坊,分别为位于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和“两京敭历坊,(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牌坊 ,和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启的“闽越雄声”和“勇壮简易”两座清代牌坊 。首先,从方言角度来说:石牌坊漳州方言称其为“荷表”,这种称法在台湾、东南亚闽南语区经常使用,但是这种文白异读的来历人们并不知晓,原本人们只知其音,不知其义。现在通过漳州古城的四个古代牌坊上的文字绘画,可以推测出这些牌坊是“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纪念建筑,再仔细联想方言“荷表”,其语义就迎刃而解了。其次,从建筑的角度来说,这四座牌坊均是石仿木结构,为三间五楼十二柱,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石材颜色对比鲜明,整体和谐自然;各楼顶上皆置鱼形脊饰,檐翼解都有潇洒自然的起翘;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层,坊上形大体硕的梁、枋、柱,以及精雕细刻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等各式部件,设置巧妙,衔接精密;坊上遍布雕刻装饰,分别用阴刻、线刻、浮雕、镂雕、双面雕等不同手法刻有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形象生动。这些具有了闽南文化细腻繁缛的品味,体现了闽南文化既保存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又大胆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性。

陈 耕.闽南文化的定义初探.闽南文化研究.

马重奇.漳州方言的文白异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文庙

(三)漳州古城对研究台湾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漳州与台湾的历史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时代。大量的考古人类学、民族民俗学和其他科学考证结论表明: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相连,台湾文明的最早源头及其文明发端,均直接来自于大陆。而漳州与台湾史前文明的关系极为密切。从远古开始,漳州不断向台湾移民,从明末到清代长达三百多年时间内,由于漳州人口膨胀、粮荒、战乱等原因加上从漳州向台湾迁移在交通上的便利,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这些移民到台湾后,足迹遍及台湾各地,分布于各个角落。其中最大部分集中于台中至冈山之间大平原及其所连接的丘陵地带。北部桃园、板桥、士林、万里、石门一带,也是漳州人口密集区。宜兰几乎是漳州人的天下。漳州移民把大陆的生产技术、经营经验、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语言腔调带入台湾。开漳圣王墓、南山寺、文庙、马公庙、萧状元墓、蓝理牌楼、宫保第、许地山故居、简大狮蒙难处、林语堂祖居地等,都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园山、芝山随着漳籍迁台先民“落籍”台北,台湾路、澎湖路则随着漳台同胞交往“安家”漳州。如今漳台两地的文化风俗在语言、信仰、建筑、戏曲和家族传统都有许多相同之处。研究漳州古城,对于更好地理解台湾文化的来源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台湾众多庙宇中,有12座以“辅顺将军”为主神的庙宇,被称为马公文化。而漳州古城的岳口街,现存有一座宋代古庙——马公庙,供奉的是正是“辅顺将军”马仁。马仁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四大部将之一。相传,在岳山战斗中,陈元光身陷重围,马仁飞马冲入敌阵,掩护主帅突围,只身与敌厮杀,最后寡不敌众,脑袋被砍,而其身躯仍坐于马上不倒。漳州百姓怀其神勇,尊称“马公爷”,并立庙祭祀,或配祀于“开漳圣王庙”。台南市开山路的马公庙中,有“英灵千古”、“护国庇民”、“威镇南疆”等匾额。通过对漳州古城的马公庙及其传说的研究我们就明白了台湾的马公文化正是从漳州迁徙台南、台中、台北、彰化、宜兰等地的漳籍人士从祖家分香火建造的。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四)漳州古城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首先,旅游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古城旅游主要的物质载体便是人文景观。在这一方面,漳州古城具有很大的优势。漳州古城的人文景观门类齐全而且集中,在不到3.2平方公里的古城里有完整的古街巷(盐鱼市古街、竹竿厝古街、明清古街等)、古民居(台湾路94号、洛阳楼、近代作家杨骚故居等)、古店铺(“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福建通鞋店等),还有牌坊(林尚书牌楼、蒋侍郎牌楼、蓝理牌楼等)、庙宇(南山寺、比干祠等)、古塔(八卦楼等)、衙门(中山公园古府埕)、书院(漳州文庙)、以及众多的祠堂(徐氏家庙、罗厝、徐厝、王升祠等)……这些人文景观集中在一起,对于旅游开发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古城旅游需要有独特的吸引物和奇趣性,这便是特色。漳州古城是闽南民俗用品、闽南传统小吃、漳州木版年画和传统曲艺芗剧、锦歌等闽南民间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人文气息十分浓厚;城中的古建筑体现了独有的骑楼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和闽南风格民居三大类,极具特色;同时古城气候宜人、花木繁多、水果丰盛,南北有圆山、芝山对望,城南有九龙江穿流而过,自然景观十分优越。这些自然景观又与其人文景观很好地融合为一体,产生了强列而独特的魅力,提升了漳州古城的旅游价值。

此外,如上文所述,漳州与台湾的关系,使得寻根认祖活动有望成为漳州古城旅游价值提升的又一因素。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南山寺

三、漳州古城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全国刮起了一阵旧城改造之风。由于当时国人对历史古城的保护认识不足,除平遥、丽江等少数古城外,多数古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大面积历史街区被拆除;成都明代蜀王府城墙及城门被拆除等等。漳州古城在这场“浩劫”中同样无法幸免。旧城改造中有70%的古街民居被夷为平地,涉及地大致从今天的胜利西路往南至九龙江畔。具体情况如下:

1、南昌路(见图一),从清代起是旧漳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街区,曾被老百姓称为“公衙街”,相当于“乌衣巷”之意。旧社会每到过年过节,这条街两边的官家富商府邸门前总会张灯结彩,气派非凡,成为老百姓逛街的好去处。直到今天,漳州城的老百姓仍然流行一种说法,把节日逛街叫做“逛公衙街”,就是这个原因。这条重要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中几乎所有的历史建筑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

2、闽南文化活标本的明清古街北京路、延安南路被拆得支离破碎,仅剩下文庙周围一部分破坏较小。

3、盐鱼市古街与百年古街新华西被改造为现代商业街,新华西路口的文昌楼被重新翻建。

4、中山公园,于1918年10月—1919年11月建成,位为唐宋漳州古城的中心位置。园中有历代漳州的州、府、道、路府地;有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七星池;有唐代的古城墙和石亭;有民国建成的中山公园纪念亭和1950年建成的漳州解放纪念亭;有孙中山先生的华表,上书“自由、互助、平等、博爱”及南音会馆……这样一个建园达85年之久的历史园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被重新翻建。除华表、石亭、古府衙、南音会馆保留外,其它的历史建筑、包括植被及园林格局都遭受了破坏,漳州解放纪念亭被拆除改建。

5、中山公园周边历史街区被改造成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公园东面仅存的太古桥、炮仔街面临着被改造的危险。

6、国内仅存的集作坊、商店、住房于一体的竹竿厝民居街区在建设“江滨大道”中被拆除。

7、台湾路以南幸存的其它历史街区面临着被改造为商业步行街的危险。著名乡土文学家许地山的故居被拆除。

8、北京路以东九龙江畔原有明隆庆六年(1572年)修建的八卦楼。解放后建设漳州大桥时,被夷为平地。1997年,漳州市人民政府重建八卦楼。可惜这一善举没有秉承重现历史原貌的原则,也许是为了追求楼体与现代都市的和谐,除了沿用“八卦楼”这一名称外,楼层、规模、装饰、格局乃至于地理位置都和历史原样不符合。类似的改造,在漳州城并不少见。

苏汉寿.从漳州古建技术的采光通用看建筑节能.华中建筑.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中山公园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漳州古城的保护及旅游开发

(一)漳州古城保护及开发的紧迫性及理念

如上文所述,一方面漳州古城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另一方面,对漳州古城进行的人为破坏却仍未停止。虽然近年来政府对漳州古城的价值认识深化了许多,保护力度有了很大的加强,但是由于不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及开发理念仍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导致漳州古城没有完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破坏现象仍然存在。

在漳州曾经的规划中,漳州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是成为流通、科技、深加工较发达的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二是成为全方位开展对台经贸合作的重要区域;三是成为联结特区经济,沟通全国的闽西南商贸大市场……”。在近期的漳州发展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了一个渲染的词语,主要的篇幅都放在了“工业立市”上面了。规划中,目前漳州城区地带的建设主要侧重于对台经贸合作、工业制造基地、两岸农业合作基地、福建南部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这几个方面。在城区建设上特别提到要把旧城区改造成为集行政办公、商务会展、物流配送、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漳州曾报名参加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并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如大的景区景点的投入和建设工作,社会服务联动建设,旅游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建设等。这些工作对漳州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旅游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次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全市八县一市二区,创优的几十个重点只有“明清石牌坊”和“文庙大成殿”在漳州古城。另一方面,因为漳州古城是漳州的市中心,为了建设现代化的都市,追求雄伟以便和现代化的都市相协调,古建筑总是让位于现代化的形象工程,得不到重视和有效地保护。一些和创优活动有关的古建筑被翻建得雄伟了,但严重脱离了其历史原样。

可见,漳州古城的保护事实上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而普通民众对此也没有多大的认识。事实上漳州市区的建城目标是所谓的“工业立市”,古城的保护事实上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保证。因此对漳州市区发展的重新认识,建立有利于古城保护的城市发展观和建设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

在现代化的旗帜下,成片的古街巷和古民居被拆掉,代之以高耸的塔楼和繁华的商厦,几乎所有的城市正变得千篇一律----这不是在经营城市,是在破坏名城!事实上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不能一味强调“形象工程”。古城的改造应牢记以下几点:改造并不等于拆迁;模仿不等于保护;高楼不等于现代化!真正面向现代化的城市设计应当摆脱急功近利的商业文化和代表业主局部利益的个人意志的冲击。“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成为城市的“根”。

漳州虽然面对台湾,邻近港澳,但是,一方面由于漳州地形多山地和丘陵,交通因素严重制约了漳州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另一方漳州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在对台经贸和引进外资上被两个经济特区边缘化了。因此漳州城市发展如果也像别的城市那样高举“工业立市”“交通枢纽城市”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漳州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来树立另外的城市发展观和建设理念。

对漳州古城而言。漳州古城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因而植物品种繁多。香蕉、龙眼、荔枝、柚子、芦柑、水仙花等名果奇花久负盛名,素称“花果之城”、“鱼米之乡”,是福建省香蕉、西番莲、蔬菜、甘蔗、花卉、热带香料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因而古城的特色之一是农业,为此可以朝两岸农业合作开发、生态建市等方面发展。但是,单单靠农业来支撑一个城市的建设是不可能的。因此,漳州古城的发展应该在发掘自身另外的特色上找出路。

我们看到,漳州古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花卉和水果繁多,空气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质量高,温泉资源蕴藏量大;一千多年的建城史又使得古城形成了其独特的闽南文化,特产、小吃丰富(特产如片仔癀、八宝印泥、风油精、棉花画、木偶头等;小吃如海蛎煎、手抓面、五香条、汤米饭、牛肉汤、莲仔鸡、当归鸭、肉粽、蝦饼、炒蚶、汤圆等);加上古城在海外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侨胞近8万人,作为闽南文化发源地的地位,古城具有一定的客源市场;此外,漳州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漳州的一部分,漳州古城的价值上文已有所述。因此,在漳州古城发展有特色的古城山水休闲、美食娱乐、闽南风情游,是可行的,前景是广阔的。

另一方面,发展旅游是古城保护的有效方法。古城的珍贵性,就在于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对古城的保护涉及到古建筑的维护修缮、古城生活设施的改善、满足古城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等等,一方面需要发展经济、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又不能通过发展工业等对古城破坏性极大的方式来发展。因此发展与保护的两全只有通过发展旅游业才能做到。借鉴丽江古城的保护,其成功形成了世界著名的“丽江现象”,指的是走出了一条“以文化遗产保护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子。之后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丽江模式”也强调了只有通过发展旅游业才能使古城的保护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漳州古城的保护开发也应当利用“旅游”这一有效的工具。

综上所述,漳州市区的发展观应该有别于整个漳州市的发展观。漳州市区(漳州古城所在地芗城区)应当树立这样的城市发展观和理念:“以古城保护为中心,重点发展古城旅游,以旅游业作为市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以旅游业促进古城的保护及开发”。

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段松廷.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规划师.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水仙大街

(二)漳州古城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树立发展旅游保护古城的城市发展观,对漳州古城的保护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前提下,结合平遥、丽江等古城保护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漳州古城的现状,笔者尝试着对漳州古城的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在思想上形成重视古城保护的观念

平遥是我国古城保护的典型代表。它能够原封不动地保留到90年代,靠的是有意识的抢救和取得当地政府与居民的共识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及山西的许多古城都在大兴土木,拆城毁屋开筑道路,与平遥城类似的太谷城拆城拓路,完全改变了城市面貌,平遥古城也正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抉择,并已开始拆房修路,城墙也挖开了一个豁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和民众自发地发起对古城的保护运动,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那么早的年代里便把准了古城保护发展的方向。终于使得这座中国最完整的、珍贵的明清时代金融业的中心城市得以保存至今。

反观漳州古城,在平遥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情况下,漳州在古城的保护认识上还很不足。漳州古城的一些破坏正是在那时开始的。可见在思想上培养政府及全民对古城保护重视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政府来说,应该把古城的保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了所谓的形象工程而任意破坏古城是对历史的背叛。对于居民来说,由于普通民众不可能对古城的价值有太深的认识,在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民众向往去旧城建新城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在加强对民众进行保护古城方面的宣传同时,关键还在于寻找一种既可以保护古城,又能够满足民众向往现代化都市环境生活的城市建设模式。这便涉及到第二点要谈到的内容。

阮仪三.登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城市规划汇刊.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2、实行新城与旧城分开建设的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中的古建筑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保护。因此,旧城改造应实行新城与旧城分开建设的模式,以便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新城与旧城分开的建设模式应体现成片改造建设的原则,即成片拆迁改造与成片保护性改造。一方面通过成片的拆迁改造,更好地展示城市的现代气息;另一方面通过成片的保护性改造,使得城市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得以完整保留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新城与旧城分开建设的模式运用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取得了成功经验。例如巴黎的德方斯新区,罗马的爱乌尔新区,我国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在有效地保护老城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解决新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箝制因素。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专业共识。

漳州平原是福建省最大的平原,在漳州开发几个新区都不存在土地问题。然而,由于对古城保护及城市定位认识不足,漳州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实行新、旧分开模式,而是采用拆除古城建筑,建设新城的原则。一方面,漳州的城区面积并没有得到扩大;另一方面,原本保存完好的古城旅游资源遭到了损毁。

根据幸存的漳州古城现状,我们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挽救。城市要继续发展,但不能在古城内搞新的建设,古城的所有幸存下来的建筑都应当保护好。要开辟新区,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具体布局上将城市分成两个部分----旧城和新区,新区可按现代城市要求建设工业和居住,古城内的工厂和机关逐步迁出到新区以减少古城的压力,古城内施行步行街管制。

当然,新、旧分离也要“防止新旧对立或者是新兴旧衰,而应该是新旧共生。如何在新旧共生中实现新旧分离才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正意义。新旧分离不能使老城失去往日的繁荣。因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而不应该给人一种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凄然景象。这就要借鉴平遥古城的发展模式,不仅遵循新旧分离的规划思想,而且在新旧分离的实施过程中适时地为老城培育了一种新的城市机能——旅游产业。当老城中的政治、教育、金融、行政、工业等部门和机构先后迁至新城时,老城的旅游产业可以保证了老城与新城的平衡发展。

新、旧分离还应注意新城和旧城的协调问题。作为一个城市的两个部分,新区与旧区应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这可以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新城对古城风格的继承等方式,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使城市能够新旧共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筑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风貌和物质精华。

刘临安、王树声.对历史文化名城“新旧分离”保护模式的再认识——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与平遥为研究案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市区俯瞰

3、在对古城旅游开发时必须尊重古城的历史原貌

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中,漳州市政府对漳州古城的明清历史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修缮工作,可是,修缮过程中存在不尊重古城的历史原貌的现象。以上文所述的八卦楼重建,还有街区中古建筑的修缮很多采用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方法,新建成的建筑除了名称上和风格上和历史原貌相同外,在规模上雄伟了许多,同时,其历史价值也丧失了许多。

因此对古城进行整治和修缮工作应当控制在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固、加保护涂料及空间利用范围上。奉行“整旧如旧”的原则,不允许进行拆除重建,更不能为了追求雄伟,而放弃古迹原有的历史。进行古城建筑的修复,还应培养一批具有闽南漳州文化内涵且有一定的建筑基础的本土工匠队伍固定负责对整个古城建筑的维修、修缮。这样一方面他们能理解和接受本地居民提出的好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把漳州古城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原貌很好地在修缮中体现出来。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古城街道

4、在古城旅游开发上应走法制化的路子

在这一点上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早在1983年丽江便制定了《丽江县城总体规划》,首次明确了保护古城的方略。1986年12月,丽江古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又制定了《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4年6月,《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则为中国的古城保护法制建设进行了全新而可贵的探索。丽江古城保护及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地方法制法规的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关系。比如1996年的“2•3”地震使丽江遭到重创,如果没有这些法制法规,丽江的灾后重建很有可能采用低成本而又时兴的作法,那就是把古城拆除,顺带进行旧城改造。其实,如果没有这些法制法规,经过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第一次掀起的那一场旧城改造运动,丽江古城可能早已被夷为平地了。

同理,漳州古城的保护开发也应当借鉴这一作法,制订一批适合自己情况的法制法规。一方面把古城的保护纳入法制的范畴,不因为领导的个人行为或轮换而影响对古城保护的坚持。另一方面也规范了古城的旅游开发行为。现在漳州古城幸存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位于中山公园以南至九龙江的一片区域(见图一)随着旧城改造的进行,目前北京路、延安南路北部已被拆建为现代居住小区;明清历史街区(见图二)北部的“小姐楼”“徐氏家庙”“刘厝”“罗厝”及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旧教堂已被全部拆除,正在重建中;九龙江畔的漳州师范学院为了拓宽院道而拆除“百里旋歌”的部分旧建筑;为了建设江滨大道,竹竿厝民居街区被拆除建成绿地和江滨居民小区。其它的古街区保留还算完好。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制订一部非常详细的保护法规(可借鉴厦门鼓浪屿的相关保护法规),划定古街区保护的范围;重点保护的单位(中山公园府埕、文庙、明清石牌坊);强制性保护单位----只能修补,不得拆除或进行现代化建筑的建设(明清街区);规定被拆除重建的古建筑,应当严格遵循历史原貌,不得有任何变通的做法;对已遭破坏,正在改建的地区应该对其建筑的风格和高度进行严格规范,以求其与古建筑群相协调……这样通过法治,而不是想当然的人治来确保漳州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段松廷.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规划师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南山桥

5、强化政府在古城保护及开发方面的管理

有了法,没有执法者不行,有了方案,没有实施者不行。作为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的成分必然多于旅游开发的成分,旅游开发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最终目的。旅游开发只是为了向古城的保护及古城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提供资金来源罢了。因此古城的管理不论是否出让经营管理权,都应当强化政府对其的监督管理权。

而且由政府组建的监督管理队伍应该由专业性较高的人员组成(比如由旅游专业人员、考古专业人员等),并且可以邀请一些相关的著名专家作为古城保护开发的顾问。

作为古城的管理部门,主要的使命,一是多方筹集资金。不论是保护或是旅游开发的前期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漳州经济并不宽裕,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这就要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完成。比如可以借鉴丽江古城的做法,通过征收“丽江古城维护费”筹集资金。二是对古街区进行整理,划分出重点民居,并在上面悬挂档挂牌,并向房主发放补助金,对此加强管理;对一些空置的房间既可以改作博物馆或展览馆,在里面陈列有关古城文化、历史、自然生产、生活的东西又可以改造为小型旅馆,在为旧宅注入了活力同时还可以对空房起到很好的维修和保护作用。三是挖掘古城中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整理、传承及保护。以此营造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环境氛围,发展漳州古城自己的特色。比如古城中的手工艺店及小吃店,可以进行整顿保留。四是负责古城居民及游客的保卫和管理工作,对负责古城旅游开发及保护的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中山桥

6、注重古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更新

基础设施是与古城内居民生活相关的各种必要设施,可分为两类,环境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如供电、供水、绿地、上下水管道等,社会基础设施如学校、邮局、公园、街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与古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同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基础设施没有搞好,不但居民不满意,滋生了向往新城居住的念头,对古城保护不利;而且对旅游的开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更新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如下:

(1)下水管道的铺设

到过漳州古街区的人一定对街区中的城中河印象很深。由于古城并没有铺设完善的下水管道系统,所以城中河边临河的宅院都在墙边凿出一个排水口,各种污水就从这里流到水流中。居民也习惯了把垃圾倒到城中河中。这使得城中河污水成墨、臭气冲天。也因为没有完善的排水管道,一到下雨天,古街便一片泥泞。因此对下水道的铺设显得十分紧迫。

(2)街边设施的铺设及整治

一方面漳州古城的古街区沿街有大量的电杆、灯杆,多为粗糙的水泥柱或树杆,简单地立在临街面上,放眼过去,满眼是乱拉的电线、电话线。这些不但有碍观瞻,而且也有一定的火灾隐患。另一方面一到深夜,古街区又没有足够的照明设施。这些急需整治。此外也可以在街边铺设一些音箱,把音乐引入古城旅游中。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多一份美感体验性及难忘性。

(3)交通体系上的整治

漳州古城新区部分的交通状况良好,可是古街区一带塞车现象对于市区居民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的事了。因此对此进行整治十分重要。

鉴于古城道路拓宽可能性不大,可以通过路面整治及车辆分类和限制来完善。部分街区(如延安南路、明清历史街区)实行步行街管理。其它街区严格限制摩托车和汽车的通行时间,并实行单行道管理,以避免堵车。

(4)消防设施的建设

古街拥挤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难以进入,而且人员也无法疏散。因此在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同时要建设各种消防报警及灭火设施。特别是府埕片区、文庙片区及明清历史街区重点建筑的保护(如牌坊、隆春柴炭、王升祠、杨骚故居、台湾路94号历史建筑、“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商务印书馆代理处、洛阳楼、振裕、育文书店、黄合德中外靴鞋、金葫芦齿科医院、庄有元齿科、金协成、正行昌、福建通鞋店等古建筑及明清沿街古店铺)

(5)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

学校、邮局、饭店、旅馆、派出所、储蓄所、娱乐场所等服务性的社会基础设施可以利用古城中的空房来建设,或者迁到新区。要提到的是,一定不能在古街区中搭建新建筑。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古城俯瞰

7、结合漳州古城周边区域进行旅游开发

漳州古城的气候条件使得市郊的花卉和水果繁多,温泉资源蕴藏量大。加上漳州其它各县区历史文化古迹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可以把漳州古城的开发和周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发展有特色的山水休闲、美食娱乐及闽南风情游。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香蕉园

8、加强居民及旅游业相关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由于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慢,漳州的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服务人员一方面应使用文明用语进行规范服务,千方百计为游客排忧解难,有意识地创建温馨、满意的服务环境;另一方面服务人员也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服务质量水平上下功夫,以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

对于漳州古城居民而言,说脏话、随地吐痰等不明的现象客观上还是存在的,这就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我教育,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另一方面让居民养成自觉维护公共设施,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千方百计为游客排忧解难的良好品质,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九龙公园

9、对明清历史街区保护及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

现存较完整、历史价值较高的漳州古城主体当数明清历史街区了(见图二)。因而对明清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否成功关系着漳州古城的整体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成败。

近年来,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漳州市政府在明清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上下了不少功夫,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上文已有提及。为此,结合笔者实地的考察和思考,特对明清历史街区的修缮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明清历史街区处在古城中部,街区中有大量保存完整的老字号店铺(参见上文)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和牌坊都在街区中,为此对此街区的修缮一是要坚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原则;二是应利用店铺集中的优势,恢复或增设街区内休闲娱乐设施;三是应该按照原有街巷结构模式,恢复一些传统闽南院落式大宅子。做到这三点,可以带动整个古街区的旅游。具体如下:

首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片区、石牌坊及北部中山公园府埕片区进行重点保护,并将其建设为古城游的王牌景点。比如文庙片区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记念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漳讲学的记念活动,并使其成为地区性的活动。其次,街区北部的徐氏家庙,罗厝,徐厝及台湾路94号等典型的民居,已被完全拆除,正在重建中。重建时应保留历史原貌,同时重建后可以利用其闽台祖厝的地位,发展闽台地区的祖厝寻根游。利用古城在海外近8万的台胞的影响力,如果运行得好,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再次,利用台湾路、香港路,始兴路两侧及芳华横路的老字号店铺发展传统的风味小吃、商业和文化娱乐,出售漳州传统小吃及工艺品(参见上文)使之成为古城的购物和休闲中心。此外,在台湾路、始兴路、芳华横路及延安南路等街道的两边,按照原有街巷结构模式,恢复一些传统闽南院落式大宅子,并在这些空宅子里开设如博物馆或展览馆,以便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闽南漳州的文化。最后,对古街区内的古树名木,应给予保护。比如始兴北路的“行道树”等。

周凌.丽江古城环境整治与建筑更新[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区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我见」

漳州明清古街老照片

结语

古城的保护及旅游开发早已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对于漳州而言,却未见有“漳州古城”的提法及相关论述见诸于论著报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也有其古城的部分,同样要面对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漳州经济的发展,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更显得日益紧迫。故此,笔者结合实地考察,尝试性地给出了“漳州古城”的定义,论述了其在历史研究、闽南文化、对台研究及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价值,并在古城的保护及旅游开发上提出了一些见解。

笔者认为,漳州古城的发展观应该有别于整个漳州市的发展观。漳州古城的保护应从转变民众的观念入手,采取新城与旧城分开建设的模式,通过在古城发展旅游业来实现。漳州古城的旅游开发应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在完善古城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以明清历史街区为中心来展开。此外,在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还应以法制为手段,加强政府的管理。

总之,笔者希望本文一方面能够引起民众对漳州古城保护及开发的重视;另一方面,能够为漳州古城的保护及旅游开发有所帮助。

[本文原创作者:林琳(笔名零凝)]

参考文献

[1]翁国梁.漳州史迹[M].漳州:漳州市图书馆.

[2]刘子民.寻根览胜漳州府[M].华艺出版社.

[3]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4]陈木霖.漳州文庙大成殿建筑[J].古建园林技术.

[5]陈 耕.闽南文化的定义初探[J].闽南文化研究.

[6]马重奇.漳州方言的文白异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7]苏汉寿.从漳州古建技术的采光通用看建筑节能[J].华中建筑.

[8]阮仪三.登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J].城市规划汇刊.

[9]刘临安、王树声.对历史文化名城“新旧分离”保护模式的再认识—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与平遥为研究案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段松廷.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J].规划师.

[11]周凌.丽江古城环境整治与建筑更新[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2]袁荣祥、郑道溪.发挥漳州优势、扩大对外开放[J].开放潮.

[13]袁荣祥.七大举措加快漳州工业立市[J].开放潮.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漳州 我见 古城

相关资讯